返回首页

朝花夕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52 2024-07-18 09:26 admin   手机版

一、朝花夕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鲁迅原本打算做一名医生。他选择从医,是缘于这样的考虑——“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选择从医,于私于公都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明显的是公大于私。

但是留学日本期间所经历的 “电影事件”,却使他改变了从医的初衷——“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大众的材料和看客”。从“电影事件”中,鲁迅认识到了中国国民精神愚弱的严重和可怕。如果不去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国民的精神健康,中华民族便不能站立并强大起来。所以鲁迅断然决定——“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认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这就是鲁迅当年毅然决然 “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从鲁迅的择业来看,他绝不是像一般青年人那样的心血来潮、随心所欲;他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这个抉择。它建立在国家与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这一高度上。这正是鲁迅为人所敬佩与令人感动的地方,也是鲁迅的伟大与崇高之所在。

二、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恶势力做对?

"鲁迅开始学医是为了他父亲。

他从肉体上治疗影响国人, 知道有一次他亲眼看见中国人被打死了之后同样身为中国人的父老乡亲连忙赶上前去用馒头蘸那个刚倒下的中国人的脑浆吃。

当时中国的窘境中国人的愚昧行为彻彻底底的唤醒了鲁迅的心。

他懂得学医只能治疗人外在的躯壳而已,真正要觉醒要拯救的是中国人的心,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精神。

所以他果断的弃医从文,以自己的笔为武器,开始从内心深处唤醒沉睡的中国人。

"

三、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为什么选择医学又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因为鲁迅的父亲是因病去世的,由于庸医的误诊,所以他想学医学治病救人,但是,后来鲁迅在看到国人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的行为表现之后,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唤醒愚昧的国人更加必要,重要的是精神而非身体。

四、弃医从文的十大名人?

一、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着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言。

二、阿瑟·柯南·道尔

阿瑟·伊格纳修斯·柯南·道尔(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英国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剧作家。柯南·道尔1859年出生,1886年4月写成福尔摩斯的第一个侦探故事《血字的研究》,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侦探故事,一共写了60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56个短篇和4个中篇小说,也因为塑造了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全球最著名的侦探而闻名。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柯南·道尔在1930年7月7日去世。

三、渡边淳一

渡边淳一(Junichi Watanabe),日本小说家,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作品引进中国后畅销不衰,2010年曾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随后任母校骨科讲师。当了10年的骨科医生后,他转而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2014年4月30日在东京的自家住宅因前列腺癌去世,享年80岁。

四、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五、布尔加科夫

布尔加科夫(1891-1940),他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位俄罗斯小说家、剧作家。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布尔加科夫在生前一般是由于他在莫斯科艺术大剧院的戏剧而为人所知。他根据莫里哀生平改编的戏剧"Кабаласвятош"至今仍在莫斯科艺术大剧院上演。即使在他的戏剧被禁演后,他仍然写过一个伊凡雷帝访问30年代的莫斯科的喜剧,和一些关于青年斯大林的戏剧。

六、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七、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1977年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之后还进入过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