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七十年代的海鲜?
大连六七十年代的海鲜真的很便宜而且很多,基本没有养殖的。大海虾,螃蟹,海参,大海刀鱼,片口鱼,黄花鱼真的很丰富,国营商店都有卖的。记得小时候我妈妈给了我2元钱让我到商店买刀鱼,到商店鱼还没有到货,卖鱼的叔叔说让我等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于是我等了不到一个小时鱼就来了,记得2元钱买了一包鱼,买回家后妈妈把鱼做好了,晚上全家吃的玉米面饼子就着刀鱼,吃的那叫一个香阿,这就是我儿时的记忆。
二、六七十年代的乐曲?
01. 我的祖国(郭兰英)
02.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吴雁泽)
03. 新疆好(中国青年艺术团合唱队)
04. 歌唱二郎山(孟贵彬)
05. 我的家乡沂蒙山(王音璇)
06.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程志)
07.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刘淑芳)
08.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李秀蜀 领唱)
09. 真是乐死人(马国光)
10. 让我们荡起双桨(少年广播合唱团)
11.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上海乐团合唱队)
12. 蝶恋花·答李淑一(余红仙)
13. 缅桂花开十里香(谢莉斯王洁实)
14. 英雄赞歌(马玉涛)
三、五六七十年代的歌曲?
《夜上海》
《夜上海》是由范烟桥作词,陈歌辛作曲,周璇演唱的歌曲,作为电影《长相思》的插曲于1947年1月7日发行。2005年7月5日,该曲入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推选的“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
四、六七十年代的歌?
通常是由当时的年轻人创作的,涵盖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主要趋势。这些歌曲通常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价值观。以下是一些六七十年代的歌曲:
“( 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 - The Rolling Stones
“Bohemian Rhapsody” -皇后乐队
“红豆” -李宗盛
“I Want You Back” - The Beatles
“My Heart Will Go On” - The Heartbreak Kid
“Out of Time” - The Blackhearts
“I’ll never measure up” - King Crimson
“123我爱你” -天王星
这些歌曲代表了当时音乐文化的重要部分,现在仍然被广泛传唱和欣赏。
五、六七十年代成语?
见异思迁,东风浩荡,蒸蒸日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大干快上,愚公移山,精益求精,
螳螂挡车,蚍蜉撼树,蚂蚁衔泰山,顽固不化,死不改悔,贪污腐化,奢侈腐化,明哲保身,自知之明,口是心非,无恶不作,摧枯拉朽,罪大恶极,牛鬼蛇神,忠心耿耿,高屋建瓴。
六、五六七十年代标语?
1,提高警惕,保卫祖国,2,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3,抓革命,促生产,4,大干快上,一年建成大寨县。
5,社员学习大寨人,干部学习陈永贵。
6,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7,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
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9,要节约闹革命。
10,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
七、六七十年代的锅贴做法?
食材清单
面粉 一斤 、 肉馅 半斤 、 大白菜 一斤 、 韭菜 二两 、 胡萝卜和木耳 少许 、 葱 二两 、 黄酱 一勺(汤匙) 、 料酒 两勺 、 姜末 一勺 、 白胡椒粉 三分之一勺 、 料油 两勺 、 香油 两勺
烹饪步骤
老北京名小吃—祖传锅贴的做法
1、备好所有材料先和面。一斤普通面粉加四两常温水和面,饧发半小时。锅贴的面团比饺子面硬一点,包时容易成型。(面粉的吸水性不同,可以酌情添加水量)
2、老北京名小吃—祖传锅贴的做法
大白菜、韭菜、胡萝卜、木耳、葱姜切碎备用
3、老北京名小吃—祖传锅贴的做法
肉馅加黄酱、料酒、姜末、胡椒粉、料油、香油依次拌匀,然后顺一个方向搅上劲。
4、老北京名小吃—祖传锅贴的做法
加入白菜、胡萝卜、木耳碎、韭菜拌匀,最后放盐和葱稍拌成馅儿。
5、老北京名小吃—祖传锅贴的做法
饧发好的面团擀皮。擀锅贴的面皮是有讲究的,和饺子皮不一样哦!面皮要薄厚均匀,里外一致。呵呵,两只手抓住擀面杖擀就可以啦!
6、老北京名小吃—祖传锅贴的做法
包馅时,把馅填面皮中间,面皮两头同时用手轻轻扽(拽)一下,中间封口(两头不封)。扽一下就可以包成薄皮大馅的啦!如果怕汤汁流出来全封口也可以。
最后一步
老北京名小吃—祖传锅贴的做法
7、铛预热刷油,放锅贴浇上少许水,焖4分钟后,再浇点油烙一分钟即可享用!
小贴士
1、大白菜和韭菜最好先洗晾干水份再切碎,不然和馅时出水多。 2、调料中的料油是花椒和大料炸的油,事先备好。 3、注意辅料放的顺序有讲究一定要最后放葱!放早了葱就拌烂了,味道就不好啦! 4、没有专用的铛家用的也可以。我用厚底不粘锅做的。(家用的铛会把锅贴压扁了)锅一定要预热!热蒸汽蒸发锅贴熟得快。 5、最后烙一分钟不用盖锅盖,底部煎焦黄酥脆才好吃。
八、六七十年代的红歌?
六七十年代红歌有很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共产儿童团歌》《小红花》《歌唱二小放牛郎》《小号手之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嘎子嘎》《红星歌》《映山红》《长城谣》《红太阳照山河》《卖报歌》《我的祖国》《映山红》等
九、六七十年代的粤语相声?
杨达,黄俊英,九十年代《借电话》粤语经典相声, 搞笑雌雄!
说到广东最搞笑的明星,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二老阿宗”郭昶,然而殊不知还有一个成就其实比郭昶更辉煌的笑星,那就是粤语相声演员黄俊英了。
黄俊英最开始是将北方相声移植到粤语中,相当于把普通话的相声翻译成粤语来表演,当然这其中也有融入了一些粤语文化特有的东西进去。让人惊喜的是,许多普通话作品改编成粤语相声后反而更精彩,这让黄俊英一时间名声鹊起,使得黄俊英更加有动力和兴趣去专研粤语相声,后来黄俊英也尝试着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粤语相声作品。
十、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名著?
太多了,记录如下:
1、1961年初版、1972年再版的《放歌集》诗集,贺敬之著;
2、1963年出版的《李自成》(第一卷)长篇小说,姚雪垠著;
3、1972年出版的《沸腾的群山》长篇小说,李云德著;
4、1972年出版的《艳阳天》(第一卷)长篇小说,浩然著;
还有,我国六十年代的名著更多,如罗广斌的《红岩》、李准的《李双双小传》、浩然的《艳阳天》、曲波的《林海雪原》、欧阳山的《三家巷》、《苦斗》、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杨沫的《青春之歌》、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孙犁的《荷花淀》、茹志鹃的《百合花》、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王蒙的《靑春万岁》等等,都是很受读者喜爱的文学名著。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