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张学友歌词背后的故事?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9-25 15:06   点击:182  编辑:卫枫   手机版

张学友的《遥远的她》是一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一对非常相爱的年轻人,女孩不幸患上血癌,她把自己的一缕长发给男孩留作最后的纪念之后就离开了人世。男孩非常痛苦,他把女孩的头发时刻带在身上激励自己,他是一个足球运动员,每次进球都会捧起胸前的头发亲吻一下,让女孩在天堂也能分享到他胜利的喜悦。

石评梅和高君宇的故事?

《高君宇与石评梅》讲述了一代领袖凄美的爱情故事。影片由著名导演高峰执导,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

高君宇与石评梅在当时都是声名显赫的青年,二人都有着短暂而辉煌的革命人生。女星范志菱饰演的著名女作家石评梅与张爱玲等人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她是中国近现代才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而对辛柏青饰演的是革命领导人至死不渝的爱情令人打动。

“你中秋前一日的信,我于上船前一日接到。此信你说可以做我唯一知己的朋友。前于此的一信又说我们可以作以事业度过这一生的同志。你只会答复人家不需要的答复,你只会与人家订不需要的约束……”

这是高君宇于1924年9月22日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

石评梅遇到高君宇时,是在一次山西同乡会的活动中。当时,高君宇经常在这样的活动中发表演讲,宣传自由、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正直青年才俊的男子,才华横溢、充满热情,深深地感染着台下的每一个听众,当然也引起了石评梅的注意。

而石评梅对这位青年演讲的内容也十分赞同,在内心深处还产生一种共鸣。石评梅看着眼前这个面色苍白、羸弱、但激情澎湃的青年,心里下了决定:“不能错过与他结识的机会以。”于是,她向周围人打听了他的情况,并在演讲结束之后,走到他的面前。

高君宇与石评梅几乎是一拍即合的。他们谈理想、谈自由、谈救国救民、谈未来。高君宇在报纸上读过石评梅的诗歌和文章,对她的文学才华很佩服。而石评梅对这位共产主义斗士也十分敬仰。

此后,有时高君宇会带石评梅走向普通的劳苦大人,也工人朋友交流,开阔她的视野,振奋她的精神。在高君宇的帮助下,石评梅写了许多抒发进步思想的诗文,表达了自己炽烈的革命情怀。

不过,更多的时候,高君宇因工作需要,在北京和山西两地奔波,协助开展各种革命活动。敌人也因为他的活跃而对他格外害怕,四处通缉他。那个时候的高君宇尽量避免抛头露面,他与石评梅之间更多的是依靠书信的往来进行交流。他们在信中视彼此为知己,无话不谈。日子久了,心中的爱意就自然而然地萌生了。

一天,高君宇在北京的西山摘下一片红叶寄给石评梅,附言:“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石评梅的感情。

然而故事评梅并没有接受高君宇的这份表达。在石评梅的心里,她并不是不爱高君宇,而是因为此前,她与一位有妇之夫有一段被欺骗的感情。那段感情过后,她对爱情和婚姻很失望,坚持独身主义的想法。于是,石评梅用一句“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拒绝了高君宇。

石评梅这样的态度让两人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冰雪友情”,但高君宇并没有因此抱怨或者放弃,仍然像原来一样照顾石评梅。不过,高君宇在被拒绝之后有一点点忧伤,所以,他在信中写“你只什么答复人家不需要的答复,你只会与人家订不需要的约束。”

后来,高君宇买到了两个象牙戒指,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很有几分对戒的意味。他把小的寄给了石评梅,而大的就留给了自己。这一次,石评梅倒是接受了高君宇的戒指,但仍是不肯改变自己的坚持。

几天后,高君宇随孙中山回到北京。由于劳累过度,高君宇随即就病倒了。

石评梅戴着象牙戒指去探望高君宇,在他恢复之后,时常陪着他去陶然亭散步。那段时间,两个人在陶然亭留下了许多足迹,相处、交流都很愉快。

然而,花前月下的时间总是很短暂的,身体状况好起来的高君宇又不顾一切地恢复了工作。不过,仅仅几个月后,他又一次因为劳累过度,引发了旧病,还得上了急性阑尾炎。

这一次,高君宇没有那么幸运,而石评梅等来的结果是,由于高君宇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晚了,尽管医生全力抢救,但还是没有挽救他年轻的生命。1925年3月,高君宇在北京病逝,终年29岁。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人与世长辞,这对石评梅来说,打击非常大。高君宇的突然离世,让石评梅永远地失去了与他在一起的机会。

“我如今是更冷静、更沉默地挟着过去的遗憾去走向未来的。我四周有狂风,然而我是掀不起波澜的深潭;我前边有巨涛,然而我是激不出声响的顽石……”

在石评梅1926年11月给已经离世的高君宇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石评梅对高君宇无尽地诉说,也能看出她的忧伤。事实上,高君宇离世时,石评梅由于悲伤过度,无法参加他的追悼会。之后,她开始后悔,后悔自己负了高君宇的情,在他生前没能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和一个温暖的怀抱。从此,石评梅独身主义的态度更加坚定,只不过,这一次是为了爱而独身。

高君宇曾对石评梅说过,要用自己一生的爱来修补石评梅的爱。他做到了,生前的每一天,他都在关心、爱护着石评梅,给予了他所能给予的一切。

石评梅曾说过,要将此生余剩的眼泪全都流到高君宇的墓前,直到自己不能再去祭奠他。她也做到了,余生的每一个周末,石评梅都会放下繁重的工作,去陶然亭哭祭高君宇。与此同时,她还写下了许多追思和怀念高君宇的诗文,每一字、每一句,都承载着无尽的思念和悲伤。

1928年9月,年仅26岁的才女石评梅因悲伤过度,走完了短短的一生,朋友把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墓碑上刻着“青风青冢”,愿他们“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