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孔子正人正己的名言?

154 2024-08-29 10:09 admin   手机版

一、孔子正人正己的名言?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二、正人必先正己什么意思?

正人先正己意思是说想要别人正确做事做人,自己要先思想正确走正路,做正事,亦别人再学习其身

君子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乎。

出自:孔子的《子路篇》。

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自己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服从;自己的行为不端正,发布了命令也没有人遵从。”孔子说:“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又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

三、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感言?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是儒家修身治家平天下的必修课。这句话很好的反映了做事和做人之间的关系,做事先做人是做成事做好事的前提和根本,提现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粹,也是中国人文思想对世界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传承和骄傲。

四、正人先正己是什么意思?

欲正人先正己的意思是:想要纠正别人就要先匡正自己。我们挑剔别人的过错时,必须先想到自己可能有更大的过错。我们在评判别人之前,应先查看自己。越认识自己的人,越不敢随便评判与定罪别人。

【拼音】: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解释】: 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出处】: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举例造句】: 我们做到正人先正己,就会有说服力。

【拼音代码】: zrxj

【近义词】: 以身作则

【歇后语】: 包公斩包勉

【英文】: sweep before one's own door

近义词: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出处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则:准则,榜样。示例 巴金《家》二十五:“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

五、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原文?

凡是医学之道,或者作为医者,必须先自己有良好的道德和正直的人格,然后才能解救他人。

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是医德关系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医疗卫生工作必须为病人服务,医务人员的最高职责就是与疾病、不卫生作斗争,保护和增进人们身体的健康,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命的安危。明代龚廷贤说:"病家求医,寄以生死",说明医务人员与病人这一医德关系是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它涉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管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影响面很广。

六、先正己再正人的格言和道理?

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是一个以己正而正人的过程,根本的目标便是人人自正。小至团队和乡镇,大到国家、天下,政治、管理和治理之施为,都要先求诸己,修身以正己。人服从管理,在于自愿看齐追随。最好的管理,不需强制,而在自我矫正,自觉服从。

修身而己正,自能上行下效,看齐追随,则人自正,是儒家为社会管理和政治治理所确立的一个重要政治信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政治就在于正人,而正天下必先正己。

在正己与正天下的关系上,正己而己正的修身为本,正天下而天下正为末,崇本自能举末,身修而天下自平。此也就是说,己正则人人看齐追随,天下自正。上行下效,则不令而行。

对于从事政治治理和社会管理者来说,坚定这一人生价值信仰,就要求诸己而修身正己,先得管好自己。藉由克己而自正的修为工夫,来达致齐家、正团队,以至于正国、正天下的管理或治理价值目标。

己正而正人的修为,在家庭中适用于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教育引导,在社会中体现为领导与群众、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治理或管理施为。

七、正心先正己而后正人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应该是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

意思就是指若是想让别人先做到,自己就要首先带头做到,这是最基本最起码的道理。

“正己”的前提是“正心”。心术不正,人身观、价值观都没有摆正,那么必然漠视党纪国法,信仰、纪律全部抛之脑后,何谈正己,更遑论正人?

中华民族素有提倡从政先须正心修身的传统。春秋时期,鲁国上卿季康子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论的《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的“身正”可解为“以身作则”,也即“心正”的换一种说法。而作为领导干部,心正方能成就事业,留下政绩,清心寡欲,正直廉明,群众才能钦佩拥护;反之,“官歪百事坏”,为官者如果心术不正,则会贪欲无度,不仅会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身后也将留下骂名。

八、正人先正己体现了什么德育方法?

“正人先正己”意味着心中有着明确而坚定的道德标杆。“正人先正己”的人清楚的了解“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正人先正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有句话说的好——你能对这个世界做出的最大改变就是改变你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管好自己,那么我们身边就不会有不文明的现象。

例如: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人:一面鄙视他人不遵守交通法规,一面自己闯红灯。一面指责他人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一面自己在公交车上和老人抢座……

这样的人对别人的要求不可谓不高,对自己的行为也许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们却恰恰相反。他们似乎不知道“欲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九、正人先正己律人必先律己出处?

1.律人先律己:出自《省心录》中“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2.正身先正心:出自《大学》中“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十、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意思?

就是凡事学医术的人必须先学会做人的道理然后才能治病救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