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胡令能的诗有哪些?

200 2024-08-29 21:40 admin   手机版

一、胡令能的诗有哪些?

胡令能现仅存七绝诗4首:《小儿垂钓》、《喜韩少府见访》、《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王昭君》。

1、《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2、《喜韩少府见访》唐代:胡令能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译文: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3、《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唐代: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译文:黄昏余晖之下,厅堂前面鲜花娇美。一群可爱绣女,争拿笔上绣床写生。绣成美丽屏风,静静放进花园,逗得黄莺好奇,离开柳条飞来。

4、《王昭君》唐代:胡令能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译文:漠北的风伶俐的像剑,刺人骨,汉宫的月亮引人怀念。身在漠北,魂却在故乡,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扩展资料: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河南郑州中牟县人,隐居圃田(河南省郑州市中牟莆田)。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参考资料来源:

二、白居易和胡令能的资料?

胡令能, 唐朝诗人,曾隐居圃田(今河南中牟),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小儿垂钓》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人物简介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较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石像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

三、胡令能的四首诗?

01、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也是胡令能的代表作,是胡令能到农村寻找一个朋友时,向钓鱼儿童打听道路后有感于是写下这首诗。诗中作者以白描手法叙述了蓬头小孩在河边专心致志地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作者向小儿招手,想要问路,却被那小孩子以“怕得鱼惊不应人”无声回绝了。这惟妙惟肖,童趣无邪的描写,与杜牧著名的《清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02、喜韩少府见访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这首诗中洋溢着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气息。作者的“笑”一直萦绕着这首诗,紧扣了题目中的“喜”。将作者家中有人来访时,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孩子受惊场面写得生动、有趣,不禁引人大笑。

03、王昭君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这首诗歌咏了王昭君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也写出了王昭君一生在外漂泊,到死不得故乡的愁怨!

04、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首诗的大意为:

黄昏余晖之下,厅堂前面鲜花娇美。一群可爱绣女,争拿笔上绣床写生。绣成美丽屏风,静静放进花园,逗得黄莺好奇,离开柳条飞来。

这首诗描写的是妇女绣品时的场景。也写出了绣画的美丽,意在赞美绣女高超的绣画功底、巧夺天工的不凡手法。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明丽如画。

四、胡令能咏绣障写法?

先从左写古右写月合成胡、中间上下写令、然后左右结构顶格写就对了。

五、胡令能和哪位诗人同期?

有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

六、杀胡令的读音?

shā  hú  lìnɡ

杀读音shā,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杀”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戮也。

“胡”,读音为hú,最早见于战国晚期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胡”的基本含义为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如胡人、胡服;引申含义为泛指外国或外族的,如胡椒、胡瓜;乱,无道理,“胡”还有为什么的含义,如胡为。

七、唐胡令能小儿垂钓古诗解析?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

  映:遮映

译文

  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呀!

八、屠胡令原文?

冉闵的《杀胡令》全文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我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河山,本为炎黄之圣地,华夏之乐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前晋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永兴元年,胡狗鲜卑,大掠中原,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羯狗之暴,以汉为“羊”,杀之为粮。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纵火,烤汉为食,死者二十余万。太兴元年,愍帝受辱,崩于匈奴。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而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  

不才闵,一介莽夫,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闵奉天举师,屠胡戮夷。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闵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戮夷。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

九、胡令能一生写了几首诗?

 现存於《全唐诗》仅存四首   胡令能(785年-826年),唐代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

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其中《小儿垂钓》艺术成就丝毫不低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十、麦克胡的故事?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麦克胡的小鸟在寻找自己的天赋和目标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番探索和成长的历程。

故事中,麦克胡是一只小鸟,他一直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和目标是什么。他看到其他小鸟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和特长,而自己却感到迷茫和无助。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自己的天赋和目标,但是却一无所获。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麦克胡遇到了一只智慧的老鹰,老鹰告诉他,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目标,只需要认真寻找和发掘,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麦克胡听了老鹰的话,开始认真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他发现自己的天赋是歌唱,他开始用自己美妙的歌声为大家带来欢乐和感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目标,只需要认真寻找和发掘,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和迷茫,不断探索和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