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弘一法师人物特点?

169 2024-07-24 07:28 admin   手机版

一、弘一法师人物特点?

弘一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大师心灵境界的升华。李叔同先生这一生扮演了五种身份,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和尚。而每种身份都体现了他的一种品质:认真。

从他年轻时的照片里流露出的英姿飒爽,从他在日本留学时穿着的特殊,从他在做老师时对待同学们的态度,从他在学道后毅然决然绝食17日,从他出家后举手投足间的细致都能看得出他的认真。

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宗教家。

二、弘一法师的故事?

弘一法师托钵游历杭州时,恰逢日寇大兵压城,百姓纷纷逃难,原本接待弘一法师的故交因忙于送家人避难而没有及时等到弘一法师。到杭州时弘一法师已囊空如洗,他一路打听着到灵隐寺挂单,寺内的和尚已倾寺外逃,只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方丈和一个小和尚留守寺中。小和尚拒绝了弘一法师挂单的要求,弘一法师无奈只得离开了灵隐寺。

离开灵隐寺后,法师无处可去,只好信步沿西湖一路走去。此时恰值五月,湖中微风徐徐荷花盛开,洁白的荷花云朵一样绽开在湖面上,弘一法师被景色打动,开始静坐赏花。结果又被小和尚发现,他回去告诉方丈,大师方丈一听,立刻责怪小和尚说:“你怎么不开门让他进来呢,这样的僧人一定是得道的高僧啊!”小和尚不解地说:“看他蓬头垢面痴痴傻傻的样子怎么能是高僧呢?”方丈叹了口气说:“大兵压城,他却不去逃命,挂单被拒,他却不马上另投他方,几朵荷花却能让他如痴如醉置生死于度外,不是心地澄明,四大皆空的高僧,谁能做到呢?”方丈站起来说:“快,快带我去见高僧!”

两人来到湖边,见那僧人果然还在如痴如醉地赏荷,方丈忙施喏说:“不知高僧来敝寺,请高僧海涵!”弘一法师回过头来,一指湖中说:“瞧,那荷花开得真好啊!”方丈小心翼翼问:“敢问大师法号?”那僧人说:“贫僧法号弘一。”“弘一?”小和尚大吃一惊,难道他就是名扬四海的弘一法师啊?在寺里安顿下弘一法师后,小和尚问方丈说:“你怎么能知道他就是高僧呢?”方丈说:“一个在乱世中能胸藏荷花的人,他不是佛,也是距佛不远的人,怎么能不是高僧呢?”是啊,一个胸藏荷花的人,如何能不是佛呢?胸藏荷花,胸存美好,只要你心里有一朵荷花,就早晚都能飘逸出自己生命的清香。

三、弘一法师和灵隐寺的故事?

弘一法师托钵游历杭州时,恰逢日寇大兵压城,百姓纷纷逃难,原本接待弘一法师的故交因忙于送家人避难而没有及时等到弘一法师。到杭州时弘一法师已囊空如洗,他一路打听着到灵隐寺挂单,寺内的和尚已倾寺外逃,只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方丈和一个小和尚留守寺中。小和尚拒绝了弘一法师挂单的要求,弘一法师无奈只得离开了灵隐寺。

离开灵隐寺后,法师无处可去,只好信步沿西湖一路走去。此时恰值五月,湖中微风徐徐荷花盛开,洁白的荷花云朵一样绽开在湖面上,弘一法师被景色打动,开始静坐赏花。结果又被小和尚发现,他回去告诉方丈,大师方丈一听,立刻责怪小和尚说:“你怎么不开门让他进来呢,这样的僧人一定是得道的高僧啊!”小和尚不解地说:“看他蓬头垢面痴痴傻傻的样子怎么能是高僧呢?”方丈叹了口气说:“大兵压城,他却不去逃命,挂单被拒,他却不马上另投他方,几朵荷花却能让他如痴如醉置生死于度外,不是心地澄明,四大皆空的高僧,谁能做到呢?”方丈站起来说:“快,快带我去见高僧!”

两人来到湖边,见那僧人果然还在如痴如醉地赏荷,方丈忙施喏说:“不知高僧来敝寺,请高僧海涵!”弘一法师回过头来,一指湖中说:“瞧,那荷花开得真好啊!”方丈小心翼翼问:“敢问大师法号?”那僧人说:“贫僧法号弘一。”“弘一?”小和尚大吃一惊,难道他就是名扬四海的弘一法师啊?在寺里安顿下弘一法师后,小和尚问方丈说:“你怎么能知道他就是高僧呢?”方丈说:“一个在乱世中能胸藏荷花的人,他不是佛,也是距佛不远的人,怎么能不是高僧呢?”是啊,一个胸藏荷花的人,如何能不是佛呢?胸藏荷花,胸存美好,只要你心里有一朵荷花,就早晚都能飘逸出自己生命的清香。

四、弘一法师书籍?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书有《诗钟汇编初集》、《禅灯梦影》、《禅理禅外》、《典藏:李叔同精选集》等。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弘一法师未皈依佛门之前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五、弘一法师名言?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7、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8、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9、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0、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1、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12、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13、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4、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5、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6、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7、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18、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19、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0、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1、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22、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3、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24、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25、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6、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27、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28、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29、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30、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1、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32、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3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4、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35、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36、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37、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8、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39、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0、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41、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42、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43、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44、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45、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46、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47、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盘,当下清凉。

48、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49、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50、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51、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52、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53、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54、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55、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56、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57、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58、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59、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60、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

六、弘一法师名诗?

《送别》最为有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既是佛门律宗大德,也是艺术界的奇才兼全才:诗、书、乐、画、印、戏样样精通,且造诣很深。《送别》这首歌词写于他风华正茂的二十岁年纪时。正是李叔同才思横溢、重情重义的岁月。

七、弘一法师著作?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作品有

《送别歌》《南京大学校歌》《三宝歌》等

八、弘一法师 妻子?

妻子:俞氏

李叔同十八岁时遵奉母命与俞氏(津门茶商之女)结婚(李叔同夫人俞氏卒年为1926年正月初三)。

与天津俞氏结婚。俞氏长叔同两岁。以童生资格应天津县儒学考试,学名李文涛。有子(乳名葫芦),早年夭折。 1904年,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子李端生。

九、弘一法师和杨翠喜的故事?

杨翠喜懂诗词善音律,身姿窈窕又生得极美,一时间多少富家公子为她痴迷倾慕,而其中最为痴狂的要属晚清风流才子李叔同。李叔同出身富贵名门,不但相貌生得清俊且风流,而且家境优渥为人斯文潇洒。他为了追捧杨翠喜不惜一掷千金,甚至买了金丝榻流连在杨翠喜的青楼。

风流才子和青楼美女的故事一向脍炙人口,所以李叔同和杨翠喜的配对亦是被传为城中佳话。只是李叔同乃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其父母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必定是不允许杨翠喜进门。特别是李叔同的母亲,为了断绝李叔同和杨翠喜的来往,她不惜谎称重病,要求李叔同带着他去上海看病暂居。

李叔同的骤然离开让杨翠喜心生悲凉,原来世俗终究是不能成全他们的爱情。不久后,京城里王爷看上了杨翠喜,并花重金为她赎身。原本杨翠喜一心想等李叔同,不愿答应这门亲事。但是后来此事被慈禧太后知晓,慈禧太后唯恐王爷被青楼女子坏了名声,于是斥责他立刻处死杨翠喜。然而王爷早已对杨翠喜情根深种,不但当场顶撞了慈禧太后,甚至次日便娶她进门为妾。

数月后,李叔同难耐思念,从上海一路连夜赶回京城。可是彼时的杨翠喜早就嫁做人妇,李叔同悲痛不已。哭喊着要去见杨翠喜最后一面,可是杨翠喜却顾及彼此的身份,竟连最后一面都不愿前去赴约。李叔同心生绝望,不久后便出家遁入空门,从此以后与她再不相见。

十、黄永玉弘一法师的故事是真的吗?

它的真实性无法确证。

这个故事流传已久,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类似情节的事情,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个故事确实发生过。故事中的人物,比如黄永玉和弘一法师,虽然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但对于他们之间是否真的发生过类似的故事,我们无从得知。可能有些细节经过了夸大或虚构,也有可能是真实的经历。

总之,无论这个故事是否属实,它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感悟,它告诉我们:在生命中的困境中,要保持乐观向上,勇敢面对挑战,这样才能超越自我,并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