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体现关羽忠义的事例?

209 2024-09-25 05:09 admin   手机版

一、体现关羽忠义的事例?

  关羽以忠义著称,考其事迹主要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云长挂印封金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云长义释曹操等回。忠好理解,忠于刘备。义  ,应该既指桃园之义,又有曹操待他的深情厚意(如果只是前者,那么关云长义释曹操岂不是不忠不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关羽的忠义,前几件事做的没话说,但以关云长义释曹操结合其后来的行为,对关羽的忠义就要打个问号了。  诸位皆熟读三国,华容道之时,关羽并不知道孔明欲放曹操,此时他面前有两个选择:  1,舍义取忠,以刘备大业为重,绝情断义,拿下曹操。  2,舍忠取义,以往日情谊为重,甘冒大罪,放走曹操。  关羽选了后者,无疑他是个重情之人,但这就等于忠义吗?让我们看看他和徐晃的对比,可能对忠义会有新的理解。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言未毕,忽报徐晃兵至。公令备马。平谏曰:“父体未痊,不可与敌。”公曰:“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遂披挂提刀上马,奋然而出。魏军见之,无不惊惧。公勒马问曰:“徐公明安在?”魏营门旗开处,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  几个要点:关羽认为:  1、徐晃与吾有旧,见面相劝彼应退,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  2、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故不应该数穷吾儿。  3、徐晃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乃忘恩负义,令自己难以接受和相信。故有公明何出此言之问  4、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  徐晃的观点他不能接受,更不能忍受故人挥刀相向,故大怒,亦挥刀迎之。请问徐晃哪里做错了???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公私分明,不敢以私废公,真将军也。反观关羽,行事不以国事为先,一切以私交为重,以己度人,想当然的认为徐晃和自己想法一致,自然对徐晃的行为难以接受和理解。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究竟谁才称的上是忠义,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有人说这是关羽心软重情,正如前面所讲,我承认他是个有情有谊的人,但情谊不能等同于义,更不等同于忠义。这种情谊拿来混江湖很适用,某某很讲意气就是这样的,但这始终不是大义。什么是忠义:国事为重,私情为轻。什么是大义,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大义灭亲,古来有之,以三国人物来看,当得起忠义二字的一是徐晃,当之无愧,前文表过,不再赘述,一是赵云,凡事都以刘备大业为先,个人始终是最后一位的,长坂救主,贵阳拒婚,力阻伐吴,北伐拒赏,桩桩件件,哪件不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国事为重,私事为轻。两下比较,高下立判。  此外,关羽侮辱孙权,导致孙刘矛盾激化,荆州失守,不顾大局,要与马超比武,不甘与老将同列,不受官职,都是他率性而为,不顾大局的体现。有人又要说了,那怎么不让赵云,徐晃去当武圣,这就要涉及历史问题了,有历史上地位不高的原因,有个人相貌不及关二爷威武的问题(个人观点,汗),最主要的是统治阶级的需要问题,搞个这么大义的武圣,人人都是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那他清朝的江山还怎么坐(据说当年的武圣候选人还有岳飞,抗金英雄,铁定落选。)说到底,关二爷被他们抬起来就是用来麻痹群众的。这里偏离演义了,就不多说了。  当然,有人说率性而为,至情至性,也是好啊,当然就一个人来说,这也是个好人,但能用这样的人来当所谓的民族魂,万人景仰的楷模吗?恐怕不行吧.关羽人品不坏,我认为当兄弟绝对可靠,但三国忠义第一,我觉得他当不起。

二、关羽忠义的故事?

关羽以忠义著称,考其事迹主要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云长挂印封金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云长义释曹操等回。

忠好理解,忠于刘备。

义   ,应该既指桃园之义,又有曹操待他的深情厚意(如果只是前者,那么关云长义释曹操岂不是不忠不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关羽的忠义,前几件事做的没话说,但以关云长义释曹操结合其后来的行为,对关羽的忠义就要打个问号了。

  诸位皆熟读三国,华容道之时,关羽并不知道孔明欲放曹操,此时他面前有两个选择:   1,舍义取忠,以刘备大业为重,绝情断义,拿下曹操。

  2,舍忠取义,以往日情谊为重,甘冒大罪,放走曹操。

  关羽选了后者,无疑他是个重情之人,但这就等于忠义吗?让我们看看他和徐晃的对比,可能对忠义会有新的理解。

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言未毕,忽报徐晃兵至。

公令备马。

平谏曰:“父体未痊,不可与敌。

”公曰:“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

”遂披挂提刀上马,奋然而出。

魏军见之,无不惊惧。

公勒马问曰:“徐公明安在?”魏营门旗开处,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

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

”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

”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公大怒,亦挥刀迎之。

  几个要点:关羽认为:   1、徐晃与吾有旧,见面相劝彼应退,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

  2、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故不应该数穷吾儿。

  3、徐晃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乃忘恩负义,令自己难以接受和相信。

故有公明何出此言之问   4、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

”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公大怒,亦挥刀迎之。

  徐晃的观点他不能接受,更不能忍受故人挥刀相向,故大怒,亦挥刀迎之。

请问徐晃哪里做错了???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公私分明,不敢以私废公,真将军也。

反观关羽,行事不以国事为先,一切以私交为重,以己度人,想当然的认为徐晃和自己想法一致,自然对徐晃的行为难以接受和理解。

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究竟谁才称的上是忠义,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有人说这是关羽心软重情,正如前面所讲,我承认他是个有情有谊的人,但情谊不能等同于义,更不等同于忠义。

这种情谊拿来混江湖很适用,某某很讲意气就是这样的,但这始终不是大义。

什么是忠义:国事为重,私情为轻。

什么是大义,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

大义灭亲,古来有之,以三国人物来看,当得起忠义二字的一是徐晃,当之无愧,前文表过,不再赘述,一是赵云,凡事都以刘备大业为先,个人始终是最后一位的,长坂救主,贵阳拒婚,力阻伐吴,北伐拒赏,桩桩件件,哪件不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国事为重,私事为轻。

两下比较,高下立判。

  此外,关羽侮辱孙权,导致孙刘矛盾激化,荆州失守,不顾大局,要与马超比武,不甘与老将同列,不受官职,都是他率性而为,不顾大局的体现。

有人又要说了,那怎么不让赵云,徐晃去当武圣,这就要涉及历史问题了,有历史上地位不高的原因,有个人相貌不及关二爷威武的问题(个人观点,汗),最主要的是统治阶级的需要问题,搞个这么大义的武圣,人人都是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那他清朝的江山还怎么坐(据说当年的武圣候选人还有岳飞,抗金英雄,铁定落选。

)说到底,关二爷被他们抬起来就是用来麻痹群众的。

这里偏离演义了,就不多说了。

  当然,有人说率性而为,至情至性,也是好啊,当然就一个人来说,这也是个好人,但能用这样的人来当所谓的民族魂,万人景仰的楷模吗?恐怕不行吧.关羽人品不坏,我认为当兄弟绝对可靠,但三国忠义第一,我觉得他当不起。

三、体现关羽宽广仁爱的故事?

公元208年前后,关公攻打长沙与黄忠交战,黄忠马失前蹄掀跌在地。关公念其年迈,且“生平不斩落马之人”,随后释之。

关公这一仁义之举,正是和他的爱英雄、不欺弱者的优点及仁慈之心交织在一起的。

此举也最终使得黄忠归顺蜀国,成为人们理想中的仁爱典范。

四、关羽忠义的意义?

关羽的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它被视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对于社会和个人而言,关羽的忠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关羽的忠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忠诚、义气、诚信等品质的重要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从个人角度来看,关羽的忠义精神可以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真理、正义和道德,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因此,关羽的忠义精神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对于现代社会和个人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五、关羽忠义的经典句子?

以下是一些关于关羽忠义的经典句子:

1.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2. 丈夫处世,当为国立功,马革裹尸,以死为荣。

3. 桃园三结义,千古传美名。

4. 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焉能郁郁久居人下?

5.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6. 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7. 今日归降,既寿永昌。

8. 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9. 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

10.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六、体现关羽勇武的两个故事?

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

  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透其左臂。后伤口虽然愈合,但一到阴雨天气,骨头就常常疼痛。医生说:“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切开伤口。时关羽正在宴请诸将,“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七、关羽传奇故事:忠义义薄云天的关二哥

关羽与貂蝉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其忠义义薄云天的形象深入人心。据传说,关羽曾经在战乱中遇到貂蝉,两人一见钟情。然而,出于对刘备的忠诚,关羽决定不与貂蝉私奔,表现出了忠义的高尚品质。

单刀赴会救曹操

关羽在曹操处功不赏,怀着被曹操辜负的愤怒,关羽决定离开曹操投奔刘备。但在离开的路上,关羽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受曹操的恩情,于是决定单刀赴会,一刀解救曹操。这一壮举展现了关羽的豪气和义气。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在被俘后,临刑前威武不屈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据传说,关羽被俘后面临斩首,却在关公庙前斩杀了五关六将,最终英勇就义,展现了关羽的豪侠形象。

与赵云结义兄弟

关羽与赵云是三国时期的两位名将,他们在桃园结义,情同手足,相互扶持,戮力同心。他们之间的义气和情谊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

关羽参加过哪些重要战役

关羽以其勇猛善战的形象参加了不少重要战役,比如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等。其英勇事迹至今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正面君子的楷模。

关羽的美德和形象

关羽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被后人尊称为“关二哥”,他的忠义、仗义、義薄云天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总的来说,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其忠义义薄云天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传奇故事不仅展现了其勇猛善战的一面,更表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义气,成为了后人仰慕的楷模。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可以对关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勇气和正气。

八、关羽对刘备的忠义表现?

关于这个问题,关羽对刘备的忠义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 义结金兰:关羽和刘备是在桃园结义时结为兄弟的,关羽对刘备的忠诚从结义之时便开始了。

2. 十年披沙:关羽和刘备在长坂坡一战中险些被曹军所擒,关羽一路追击,十年披沙,最终将刘备送回了荆州。

3. 十面埋伏:在赤壁之战中,关羽带领五百精锐,冒着十面埋伏的危险,成功援救了被围困的刘备和周瑜,展现了他的勇气和忠诚。

4. 刘备临终:在刘备临终之时,关羽在床前守夜三天三夜,不离不弃,表现出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不离不弃的情感。

总之,关羽对刘备的忠义表现是非常明显的,他视刘备为自己的兄长,尽心尽力地保护和帮助刘备,这也是他被后人所称赞的原因之一。

九、关羽忠义勇谋傲的故事分别是什么?

关羽忠义勇谋傲的故事分别是:忠义 当年关羽、刘备、张飞三人被打散,关羽暂时投降了曹操,后知道刘备的下落后,保着两位嫂子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刘备。

勇谋 刘备与诸葛亮去西川打仗收服西川,关羽独自镇守荆州,关羽使用计谋,水淹于禁的七路军马,活捉庞德,打败曹操十几万大军,傲气 孙权派诸葛瑾去关羽处提亲,关羽说虎女怎能嫁犬子,这说明关羽的傲气。

十、关羽的忠义勇谋傲五个故事是什么?

关羽忠,义,勇,谋,傲的五个故事分别是: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1、千里走单骑

该故事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2、华容道义释曹操

赤壁一战,曹军大败。曹操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命,一路上连遭伏兵劫杀,最后只剩三百余骑往华容道走去。此时人皆饥倒,马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幡,纷乱不整,鞍辔衣服,尽皆抛弃。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不可胜言。

行不数里,曹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问何故,曹操道:“人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我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在此处埋伏一军,我等皆束手受缚矣。”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过,大将关羽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曹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曹操说:“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道:“人纵然不怯,马力也己乏,安能复战?”谋士程昱说:“关羽一向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待他有恩,今日须是亲自求情,方可脱得此难。”

曹操从其言,纵马向前,欠身问道:“将军别来无恙?”关羽也欠身答道:“我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曹操说:“我今日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道:“昔日虽蒙丞相厚恩,然已奉报。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

曹操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五关斩将之时,将军还能记否?”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不觉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心中越发不忍,于是勒回马头,命众军四散摆开。曹操见关羽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

关羽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关羽大喝一声,曹军皆下马,哭拜于地。关羽越加不忍。正犹豫间,曹将张辽纵马而至。关羽和张辽是故友,今日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3、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因一度被曹操所擒,在立功报答之后,拜辞曹操,护送二位嫂子,前往河北寻找兄长刘备。从许昌出发后,沿途经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滑州五处城关,斩杀了把关拦路的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员大将,终于得过黄河。

4、水淹七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安排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衍)士仁守公安,率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向襄阳、樊城进发,很快将襄阳、樊城分别包围起来。关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庞德预制棺木,誓与关羽死战。

适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涨,困住于禁、庞德。关羽发现于禁部队旗号不整,军士慌乱,又见襄江水势甚急,了解了地形,又根据秋雨连绵,襄江之水必然泛涨的情况,差人堰住各处水口,待水发时,乘高就船,放水一淹,又于汉水口预备战筏。

当夜风雨大作,于禁军队大乱,关羽及众将皆摇旗鼓噪,乘大船趁势而下大败敌军,活捉了于禁和庞德,大败敌军。

5、败走麦城

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

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