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轲
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计划进展得很顺利,当荆轲献地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荆轲是个英雄,他不畏强大的秦国势力,毅然刺杀秦始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等的豪言壮语,何等的气魄。这便是上古的“侠”,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将生命置于度外。这便是“侠”的动人心魄的悲壮。
二、信陵君
信陵君中国战国时期四君之一。本名魏无忌。战国时魏国贵族。他礼贤下士,广纳门客,据说有食客3000人。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赵王求救于魏王。刚开始魏王派晋鄙往救。但魏王害怕秦国,又令禁止,故晋鄙率兵只到邺。信陵君窃虎符,杀晋鄙,率军救赵,打败了秦国。后留在赵国10年。
信陵君无忌虽身为王子,却礼贤下士,急人之困倦,侠肝义胆。致力抵抗秦国,拯救魏国。不顾个人安危救之与危难之中,窃符救赵,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也因此让他名声大噪。信陵君无论是智谋,还是胆量都可以傲视当世,以至于强大的秦国,在信陵君当政期间不敢出兵于魏国。历代君王也对信陵君推崇备至。
汉高祖刘邦登基以后,为战国各个国王及秦始皇等的陵墓设立十家守护者,不是国王,而设立守墓人的只有信陵君一人而已。司马迁对信陵君的评价可谓最高:信陵君之贤,诚不虚也。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三、项羽
项羽力拔山、气盖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在政治上却极为幼稚,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烧杀破坏,以至丧失民心,终军败身亡。
在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项羽从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刘邦年轻时是好吃懒做的酒色之徒;起义以后,项羽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对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刘邦表现为一个胆小鬼,极端个人主义者,为自己逃生,六亲不认,把子女三次推堕车下。
霸王项羽确实让人怀念。他英雄一世,敢作敢为,这是真正的男子汉,铮铮铁骨,豪气冲天。“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何等的豪迈!真乃盖世英雄,震古烁今,光照日月。英雄末路,他没有选择逃生,而是从容自刎。
历史上有哪些经典传奇?
红二十五是一支神奇的劲旅,在长征中,虽然转战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甘肃5个省,一路浴血奋战,抗击了30多个团敌人的围追堵截,人员不但没少减少,到达陕北时,从长征前的2900多人,一路发展壮大到了3700多人,而且新中国55年授衔时,从红二十五军中走出了1位大将、2位上将、6位中将和88名少将,共计97名将军,一个军诞生了近百名将军,这不能说不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经典。现介绍几位将军:
徐海东,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抗日战争中,历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韩先楚,历任红二十五军224团副连长、连长、营长、红15军团75师团长。抗战中,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688团副团长、344旅副旅长、代旅长等职,解放战争中,任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12兵团副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2年7月-1953年4月,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韩先楚曾先后担任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1983年,韩先楚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刘震,曾任红25军手枪团1分队1班战土、连指导员、营政委,抗日战争中,历任八路军第115师44旅688团政训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第344旅独立团团长,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第二纵队344旅旅长,第四纵队四旅旅长,新四军第四师10旅旅长,第三师10旅旅长兼淮海军区司令员、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淮海地委书记,第三师副师长。解放战争中任14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志愿军空军司令,空军学院院长、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当然还有一批中将、少将,以后再介绍吧。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许多经典传奇。
今天方城就为大家讲一个领导工农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被周总理赞誉为“琼崖革命的一面旗帜。
他就是琼崖革命史上,大名鼎鼎的冯白驹。
冯白驹,1903年生,海南省琼口市人。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曾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1926年初,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回到家乡领导农民运动。同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冯白驹
大革命失败后,冯白驹跟随琼崖特委书记王文明,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几次组织武装爆动,创建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使陷入低潮的海南革命运动重新焕发生机。
不久,特委书记王文明身染重病,临终之前,他将特委的同志召集在身边,指名由冯白驹接任特委书记,此时冯白驹还不到27岁。
王文明病逝后,临危受命的冯白驹接过革命的红旗,继续领导琼崖人民展开武装斗争,红军队伍由最初的600多人,一度发展壮大到2000多人。
琼崖革命的烈火越烧越旺,引起了反动派的极度恐慌,敌人从岛外调入重兵,对琼崖根据地展开疯狂的围剿。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根据地是越缩越小,红军队伍伤亡惨重。
冯白驹没有被敌人的暂时疯狂所吓到,他率领仅剩的百余名红军战士,从琼中苏区转移到母瑞山中。由于敌人实行长期围困战术,红军没有粮食弹药补充,冯白驹就带人挖番薯、摘野菜、吃野果充饥,与敌人进行长期的斗争。
△琼崖红军
1933年初,与敌人在母瑞山中周旋八个月的冯白驹,率领红军战士冲破敌人的围困回到琼中,此时红军战士只剩下25人。
冯白驹鼓励大家,革命定会胜利,我们这26个人,就是26颗火种,一定能点燃整个琼崖。
至此,冯白驹带领这支红色游击队,继续活跃在琼中及其周边地区。一次,冯白驹率领小分队隐蔽在一个山洞中,他的妻子王惠周在山洞附近给战士的生火做饭,炊烟升起,被巡逻的敌人发现,敌人抓住了王惠周,为了给洞中的冯白驹报信,英勇不屈的王惠周故意和敌人又吵又闹,冯白驹和游击队员们躲过了一劫,王惠周却被敌人押往城中后,惨遭杀害。
抗战全面爆发后,冯白驹接到上级指令,下山与国民党谈国共合作,红军游击队改编的事情,结果却被反动派给抓了起来。
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得知冯白驹被抓后,怒斥国民党的卑劣行径,琼崖的反动派不得将冯白驹释放,冯白驹幸免遇难。
出狱后的冯白驹,率领已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的战士们,与入侵海南的日寇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游击战,而国民党留在海南的部队则是四处躲避,不敢与日军交战。
一正一反,海南人民从冯白驹及独立队身上看到了抗日的希望,纷纷参加独立队。独立队由成立之初的300多人,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
△琼崖纵队的战士们在学习政治文化
面对抗日斗争的新形势,冯白驹深感革命队伍中骨干力量的不足,他一面创办抗日学校,培养干部力量,一面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派懂军事、懂机要工作的同志前来海南,加强独立队的领导力量。
冯白驹的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专门派参加过长征的庄田等6人,携带电台前往海南加强工作。至此,海南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到抗战胜利,独立总队已发展壮大到7000多人,解放了海南三分之二的地区。
解放战争开始后,蒋军调重兵围攻琼崖游击独立纵队,冯白驹率领解放区军民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剿。1947年10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独立纵队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冯白驹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根据军委指示,冯白驹率领琼崖纵队对敌人展开了战略大反攻,先后解放了数座县城,建立了五指山、白沙等巩固的根据地,至1949年7月,琼崖纵队已发展到近2万人。
△冯白驹与纵队领导研究工作
国民党在大陆节节败退,许多残余势力逃向海南,一时间达到了10万之众。蒋氏任命薛岳为伪广东省省长兼海南防御总司令,妄图利用薛岳这个海南人,来对付琼崖纵队,坚守海南。
此时,薛岳凭借优势兵力,对琼崖纵队及解放区展开了大举进攻,妄想在我解放大军解放海南之前,彻底消灭琼崖纵队,解决心腹大患。
针对薛岳的狼子野心,冯白驹指挥琼纵采取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四面出击,打击敌人,使薛岳的阴谋彻底破产。
与此同时,我解放大军已陈兵雷州半岛。为配合大军登岛解放海南,冯白驹先后派出部分干部,率领400多位船工,170多艘木船偷渡琼州海峡,支援解放军渡海作战。
并专门派出琼纵参谋长符振中,携带敌人的布防情报,偷渡过海,专门向叶剑英、邓华、韩先楚等首长汇报,同时建议解放军派部分部队分批偷渡过海,加强琼纵力量,为随后大军解放海南创造有利条件。
叶剑英、邓华等首长经过研究,采纳了冯白驹的建议。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解放军先后派出2个加强营,2个加强团偷渡过海,都取得了成功。
△冯白驹(前排左2)与邓华、韩先楚合影
1950年4月16日19时30分,四野40军和43军,共计2.5余人,千帆竞发,横渡琼州海峡,一举突破了敌人的海空军封锁,在琼崖纵队和前期偷渡过去的部队接应下,抢滩登陆成功,于5月1日,解放海南全岛。
海南解放,孤悬敌后与敌斗争23年的冯白驹,居功至伟。他的革命经历,堪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经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