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美苏冷战的影响?

176 2024-09-24 06:42 admin   手机版

一、美苏冷战的影响?

一、影响

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

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5、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二、启示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要坚持和平发展的国策。

2、战争和对抗只能使人类遭受巨大灾难。

扩展资料:

冷战期间重大历史事件:

1、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

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

被学者认为是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的大国主义典型。

2、柏林危机

柏林危机(Berlin Crisis)共有三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Berlin Blockade)”,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

第二次发生于1958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

第三次发生于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

3、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

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 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而在古巴部署导弹。

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

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前苏联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

迄今为止,古巴导弹危机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差点儿酿成热核战争,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对此看法高度一致。

二、关于美苏冷战的文案?

冷战的内容: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争、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

三、美苏冷战建立的组织?

北约和华约。

北约现在还存在,华约已经解散。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四、美苏冷战缓和的时间?

苏联在解体之前,与美国还真有那么一段缓和期,时间大致在1985—1991年。这段时间也正是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执正时期。戈氏上台之后,一改过去冷战期间苏联对美国所采取的攻势策略,而将执正的重心转为对国内实施各项改革上。从而使得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压力减轻了不少,甚至正是由此开始了变守为攻!不过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在这一阶段额角色转变,在表面上却显得较为平静。因此,才有人称其为美苏关系的“缓和期”。但在表面关系缓和的假象掩饰下,美国其实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苏联的“实际行动”,直至苏联最终解体为止。

五、美苏冷战的含义和实质?

美苏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上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强调,我们未上任之前,前总统罗斯福是很希望美国和苏联能建立友谊的桥梁)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实质是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

六、冷战时期美苏的军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而在二战中极为耀眼的苏联和美国开启了长达44年的明争暗斗,而这个特殊的时期也被称之为"冷战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进行斗争,最为明显的当属军事力量方面,美苏频频研制出让人称奇的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当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后,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苏联更是被这种武器吸引,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中。

特别是在核武器的研发上,美、苏两国倾其所有,竭尽全力地发展。双方都明白一个道理:核武器是威慑对手的大杀器,拥核在手,对方必然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就是同归于尽的结局。虽然美国是第一个成功研制原子弹并投入实战的国家,但苏联不甘落后,为了打破美国的核讹诈,苏联于1949年成功试爆原子弹,结束了美国唯一核大国的历史,后来居上,逐步拥有了与美国对抗的核力量。

七、美苏冷战的评价和意义?

美苏冷战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两个极端政体的碰撞。它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科技的发展。但也给世界各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不幸。

八、美苏冷战结束的标语是什么?

冷战结束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

九、美苏冷战的结果是什么?

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都是二战留下的问题。不是冷战的表现美苏冷战的结果是——东欧巨变,苏联解体。表现有很多,例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朝鲜战争,修筑“柏林墙”,等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关于“铁幕”的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十、冷战期间美苏争霸的焦点是制海权?

冷战,在某种意义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权国——美国为核心的海上国家集团,与最大的陆权国——苏联为核心的陆上国家集团争夺欧亚大陆的一场地缘竞赛。

当英国正在力不从心地维持着它的海上殖民帝国时,另一个海权强国悄悄地在西半球崛起,这就是美国。二战后,英国沦为国际政治中的二流国家,力量重新回归到欧洲地区,美国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另一方面,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苏联成为了战争的最大胜利者之一,它借助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完全有能力摄取海权。新的国际局势使美国的决策者意识到,传统的孤立主义已经无法保障美国在全世界的利益和安全,它必须去扮演昔日英国的角色——充当国际体系中的“平衡者”,重建欧洲均势。

众所周知,遏制战略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在全球对共产主义世界发动冷战开始,美国认为,俄国是一个极具侵略性的国家,而且还拥有着巨大地理优势,占据着“心脏地带”。

观其历史发展,从最开始的莫斯科公国到日后俄罗斯帝国,“扩张”一直是俄国发展的“指路灯”,除非其在这个过程遇到强硬阻碍,才会选择停止。

“苏联的行为就像一条不停流动的溪流,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它主要关心的是灌满世界权利盆地中可以达到的每一个角落的缝隙。如果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它会达观地接受并适应这一现实。——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

​由此,一场新的“海权”与“陆权”的争夺战再次开始,“陆权”国还是原来的那个国家,“海权”则已经换了人,这恰好符合陆地与水流的特点“固定的陆地,流动的水”。

美苏争夺呈现出点、线、面的几何图形特征。其中心重点是欧亚大陆,这个大陆是这场争夺的地缘战略的焦点,也是地缘政治的目标。

争夺欧亚大陆是一场全面的斗争,在边缘地带的三条中心战略战线上进行:远西战线、远东战线和西南战线。而在每一条战线上进行争夺的政治结局,都很可能取决于谁能取得或保持对几个要害国家的控制。

这些要害国家成为一些关键的点,这些点在远西战线有波兰和德国,在远东战线有南朝鲜和菲律宾,在西南战线有伊朗或者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它们在具有军事意义的地缘战略上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它们又很脆弱,具有易于被人诱惑或接管的可能性。

第一条战略战线形成于希腊、土耳其两国以及柏林所遇到的两个同时发生的危险。在这两次危机中,苏联都曾试图改变1945年以后的现状。它的行动具有潜在的深远影响。

不论在希腊还是在土耳其,苏联如果取得成功,都将会使它的实力进入当时处于相当大的动荡中的地中海地区,并将打开通向伊拉克的道路,而且处于边缘地带的众多“点”将会发生连锁反应。

哈里·杜鲁门总统的决定因此具有历史性的影响。1947年5月22日,他签署了法令,使杜鲁门主义成为法律,从而使美国参与了保卫希腊和土耳其。他还做出有力反应,以空运打破了1948年4月对柏林的封锁,建立大西洋共同体。

于是,苏联不断努力去瓦解这一横跨大洋两岸的政治和军事关系的图谋,和大西洋共同体对抗莫斯科在欧亚大陆夺取优势地位,成为东西方在欧洲的地缘竞争中的主要内容。

历史上新的一轮美苏争夺的第二条战线是在第一条战线之后不久形成的,这一次是在欧亚大陆的远东一端。

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共产主义超级大国结成同盟,形成一个占世界陆地三分之一的庞大集团,这一危险在地缘政治地图上的表现就是,在欧亚大陆涂染了一片巨大而日益膨胀的红色墨迹,从而形成了一个恐怖的地理区。

“会构成对世界自由的黄祸,因为它们将会增加大陆策源地的海洋前沿,增加枢纽区俄罗斯占有者至今所没有的优势。”——麦金德

这使得美国把遏制之剑不仅指向了苏联,而且指向了中国。

“1950年至1953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在地理政治上可看作是一场典型的陆权与海权之间的斗争。”——《20世纪西方地理政治思想》

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守住了南朝鲜,而且在欧亚周边拼凑了一个对共产主义世界的包围圈,把日本、南朝鲜、台湾、菲律宾和印度支那都纳入美国军事同盟体系。

第三条中心战略战线西南战线形成的更晚些。杜鲁门主义问世以后的大约25年的时间里,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在政治和军事上与美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英国海军和空军在波斯湾的存在为西方的安全提供了直接的支持。

而当伊朗的亲美政权于1978年崩溃时,这一地区的平静就被打破了。1979年,苏联将它的军事力量推进到了阿富汗,美国于是对波斯湾地区正式宣布了一个类似杜鲁门主义的主张,即卡特主义:

“任何外部势力想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将被视为斯队美国重大利益的攻击,对于这种攻击,将采取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其中包括使用军事力量。”——《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赛的地缘政治纲领》

第三条战线就这样形成了。美国迅速地扩大了在这个地区的空军和海军部署;增加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明确重申了1959年美国关于保护巴基斯坦免受苏联入侵的保证;并参加支持反对苏联占领的阿富汗抵抗运动。

这一时期,对欧亚大陆西南战线争夺已经不仅仅出于出海口和海洋贸易问题的考虑,更多的是石油资源利益,这一至关重要的利害关系是美苏从战后到今天持续争夺这一地带的主要原因。

从总体上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控制着世界的边缘地带,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控制着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冷战期间,它们一个从陆心向陆缘渗透、扩张,一个从陆缘向陆心进行遏制、包围。

这一场左右了世界格局近半个世纪的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的争斗,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就是海权与陆权的对抗。

19世纪的英俄欧亚大角逐以新的面目和形式又出现在加世纪,这或许不仅仅是历史的巧合那么简单。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的观点充分回答了这个问题:

虽然这场冲突的参加者是新的角色,但它仍然是海洋大国和占支配地位的内陆强国之间的冲突,这是一种古老的、几乎是传统的、无疑也是地缘政治的冲突。

这场激烈的斗争开始于以地中海为中心的罗马帝国崩溃之时,历经几次企图阻止一个囊括全欧的神圣罗马帝国尝试,直至英国等海洋帝国与拿破仑的法国、纳粹的德国和俄国的几个主要以陆地为基地的大国之间发生的长期冲突。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英国(以及早些时期的西班牙或荷兰)的继承者;而苏联则是纳粹德国(以及更早一些时候的德意志帝国或拿破仑一世的法国)的继承者。

那些以航海为业的国家,利用易于进入的海上航道投入它们的力量,在大洋彼岸建立具有政治和经济影响的海外飞地。内陆国家则谋求对大陆的统治,并以此为出发点,向来自大洋彼岸的入侵者的霸权行径提出挑战。

历史告诉人们,这样的冲突往往是旷日持久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