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掩耳盗铃是出自寓言故事的吗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7-29 12:39   点击:240  编辑:庄霭   手机版

掩耳盗铃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R(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掩耳盗铃是民间故事吗

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掩耳盗铃,汉语成语,读音为yǎn ěr dào líng。原为掩耳盗钟。释义: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掩耳盗铃是什么故事

掩耳盗铃,既是成语故事,又是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
成语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自欺欺人的意思。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一则寓言故事,原为盗钟掩耳;钟,古代一种乐器;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译文】: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众所周知
【成语性质】贬义词
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画龙点睛、叶公好龙、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掩耳盗铃、纸上谈兵、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自相矛盾
【造句】掩耳盗铃:
他总是喜欢做一些掩耳盗铃的事,常被众人取笑。
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的把戏罢了。
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