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候,齐国有位国君叫齐宣王,他特别喜欢听竽乐合奏,他下令在全国召集吹竽能手,组织乐队给自己吹奏,因为乐队有优厚的待遇,所以很多人想参加。
当时有个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但却钻空子,托人向齐宣王推荐自己。声称自己技术高超,齐宣王信以为真,就把他编在乐队中演奏。
与乐队合奏的时候,他坐在300人组成的乐队里,就学着别人东摇西晃,好像吹得十分卖力,其实他的竽一点声也没有出,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乐师一样,拿高薪吃美餐,一混就是好几年。
后来齐湣王继位当了国君,这个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是不爱听合奏,他让乐师挨个独奏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了,怕露了马脚,就偷偷溜走了。
你听懂了吗?只有具备真实的本领,才不怕被考验。靠欺骗过日子,这样的人虽然也能够忙活一时,但迟早是要露出马脚的,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
井底之蛙滥竽充数都出自什么故事?
井底之蛙是一个典故,出自战国·庄周《庄子·水》:
浅井里住着只青蛙,从未出过井外,也不知道井外的世界有多大。某天,来自东海的大鳖出现在井口,青蛙便向它夸口,说自己的井如何好,在这里生活如何自在。海鳖便向它讲述了东海如何之大,可怜这只井底蛙丝毫体会不到,只能两眼圆睁,呆呆发愣。
井底之蛙形容见识短浅、思路狭窄之人。
滥竽充数是一个寓言故事,最早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完整版?
滥竽充数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姓南郭的人听说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