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以“管鲍之交”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三年同窗,我和小红成了"管鲍之交",现在她有困难,我当义不容辞,共同分担。
管鲍之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鲍叔牙很欣赏管仲的才学,两人曾经一起做买卖,他们在分利的时候管仲要多得一些,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贫困。严重曾三次,当官三次被罢官,但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没有才干。鲍叔牙认为是管仲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
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引荐下,请管仲回来做宰相,齐国迅速强大起来。
管鲍之交的主要内容指《管晏列传》,在我国一直用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后常以“管鲍之交”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
平生所交不为一言,故写管鲍之交,写晏婴赎越石父,无不是借题发挥。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出处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鲍之交的故事
齐国的国君(诸侯国的最高首领)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齐桓公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有两个得力的助手――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而他的成功又是和鲍叔牙谦虚让人的品德分不开的。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真诚相待。长大以后,他们一同去齐国谋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说来真巧,管仲和鲍叔牙分别当了他们两人的老师。齐国发生内乱,齐襄王被杀死,谁来当新国君呢?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争起来。结果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
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齐桓公说:“难道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鲍叔牙肯定地说:“有,就是管仲。”“管仲?!”提起管仲,齐桓公便咬牙切齿,原来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王位的时候,为保公子纠做国君,有一次,管仲躲在树林中向公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带的铜钩上才没受伤,所以结下了一箭之仇。鲍叔牙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它各国也得听您指挥呢!他说服了齐桓公,设法把管仲请来。管仲见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决定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了。
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此时为了让管仲充分发挥才能智慧,鲍叔牙却谢绝挽留,悄悄地离开了齐桓公和管仲。他的为人令大家钦佩,管仲说:“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后来人们常用“管鲍之交”“管鲍遗风”来称赞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管鲍之交的故事概括50字
管鲍之交的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做生意,管仲出小钱而分大头。打仗的时候管仲第一件事就是逃跑。每当别人质疑管仲的行为时,鲍叔牙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他说话。鲍叔牙推荐管仲做了宰相,在管仲退休时,他却没有向皇上推荐鲍叔牙,称其不是做宰相的料,鲍叔牙知道后非但没有怪管仲,他说佩服管仲的识人之能。自己的确不是做宰相的料。管仲听说后就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二者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扩展资料:
语解释
【词汇】:管鲍之交
【读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自】:《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例句】: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近义词】:生死之交
【反义词】:点头之交
【相关成语】:管鲍之交、鲍子遗风、视死如归、管鲍分金、各为其主、阵前对垒
参考资料:管鲍之交-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