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郑国渠的故事?

183 2024-09-05 15:32 admin   手机版

一、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是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 256 年,历时十余年,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之一。该工程是由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郑国所提出和领导的。郑国建议在战争和饥荒频发的战国时期,利用黄河流域的水源,引河入山、引山下泉,修建一条长达70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连接荆山、洛阳和雍城,使得这些地区得到水利灌溉,从而增加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的生活。

通过该水利工程的建设,赵国成功地解决了当时的粮食短缺问题,得以维持强大的国力,其它国家也从中治理宏伟,聚众山民民心,使得数百年的时间内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

二、齐国与郑国的故事?

春秋时期以称霸为主,战国时期以兼并为主。在这个时期,郑国和齐国都曾讨伐过宋国。下面来比拼一下两国的伐宋状况。

两国讨伐的对象相同,都是讨伐宋国;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各寻找了两国作为盟友;国君都统帅三军,御驾亲征;都攻城夺地,给宋国以打击。只不过目的不同,郑庄公只想教训一下宋国,报宋国和曾攻打郑国之仇,即使后来宋国不联合蔡卫袭击郑国,郑庄公也没打算消灭宋国。而齐闵王一开始的打算就是消灭宋国,占领宋土。最后齐闵王获利最大。但是以牺牲国家的前途获得的利益,不要也罢。

三、郑国城阳公主的故事?

电视剧《神医传奇》中,郑国城阳公主沦为孤儿,被神医苍术所救。她改名半夏,和苍术的两个弟子狗宝、独活一起长大。这个狗宝就是后来的扁鹊,他喜欢半夏,半夏喜欢独活,一名叫丁香的姑娘又喜欢她。

《神医传奇》结局是,半夏和独活同归于尽,狗宝和丁香结成夫妻。

最后一集中,半夏向韩国借兵十万,攻打衰微的郑国,郑国士兵要么临阵脱逃,要么不战而降。半夏的人轻松攻入王城,将贪恋王位的姬乙拿下。太子姬良诚恳向半夏求情,希望半夏放他们父子一马。虽然经历许多事情,但是半夏没有变的冷血。她和姬良有一段感情纠葛,对方真心喜欢她,让她不忍心下手。就在她准备放走姬乙的时候,姬乙误杀姬良。半夏愤而杀死姬乙。

已经迎娶长阳公主的独活见大势已去,趁乱对姬重下黑手。断气前,姬重将真相告知半夏。半夏跑去找独活报仇,两人打得势均力敌。独活见占不到便宜,放软语气求半夏放过自己。半夏不肯听他的,坚持和他动手。狗宝、丁香赶去的时候,发现独活和半夏已经同归于尽。

郑国重新恢复和平,无数百姓都希望狗宝成为新国君。狗宝唯一的梦想是悬壶济世,成为苍术那样的名医,虽然王位很有诱惑力,但是他还是拒绝。收拾妥当,狗宝、丁香、田七、大黄开始游历天下。

《神医传奇》主要讲的是一个多角恋的故事,狗宝先喜欢半夏,后喜欢丁香,结局中两人结成夫妻,一起行医救人,也算是很美满。只可惜半夏和独活相爱相杀,最后都死了。

四、郑国修渠故事简写?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要出兵讨伐东方各国,韩国首当其冲,岌岌可危。想到秦国大兵压境,吞并韩国的情景,韩王不免忧心忡忡。一天,韩王又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一位大臣献计说,秦王好大喜功,经常兴建各种大工程,我们可以借此拖垮秦国,使其不能东进伐韩。韩王听后,喜出望外,立即下令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去实施这个“疲秦之计”。后来水工郑国被举荐承担这一艰巨而又十分危险的任务,受命赴秦。

郑国到秦国面见秦王之后,陈述了修渠灌溉的好处,极力劝说秦王开渠引泾水落石出灌溉关中平原北部的农田。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委托郑国负责在关中修建一条大渠。

郑国根据关中平原北部的地形特点,经过精心测量,决定从中山(今陕西泾阳西北)以西谷口的地方开渠,直至洛河,渠长30余里。

工程进行当中,韩国的疲秦之计被发觉,秦王要杀掉郑国。郑国平静地说:“不错,开始我确实是作为间谍建议修渠的。我作为韩臣民,为自己的国君效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杀身成仁,也是为了国土社稷。不过当初那疲秦之计,只不过是韩王的一厢情愿罢了。陛下和众大臣可以想想,即使大渠竭尽了秦国之力,暂且无力伐韩,对韩国来说,只是苟安数岁罢了,可是渠修成之后,可为秦国造福万代。在郑国看来,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郑国并非不知道,天长日久,疲秦之计必然暴露,那将有粉身碎骨的危险。郑国之所以披星戴月,为修大渠呕心沥血,正是不忍抛弃我所认定的这项崇高事业。若不为此,渠开工之后,恐怕陛下出10万赏钱,也无从找到郑国的下落了。”

秦王被郑国的话打动了,让他继续主持修渠。经过几个寒冬酷暑,经过成千上万民众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大渠终于修成了。渠成之后,引来含有泥沙的泾水灌溉关中北部的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可以收获粮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成为肥沃的田野,再也没有荒年。秦国因此富强起来,吞并了各个诸侯国,统一了天下。关中地区的老百姓为了纪念郑国的业绩,就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

五、郑国渠介绍及历史故事?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 政 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六、郑国洪血染沙场故事?

郑国鸿(1777年—1841年),字雪堂,凤凰县沱江镇人,爱国将领。因世代军功,18岁时承袭云骑都慰世职。1840年升浙江处州镇总兵。1841年1月,清廷下诏对英宣战。郑国鸿奉命与镇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一起将英军赶出海。9月26日下午2万英军、29艘英舰进攻击定海5千守军,时郑国鸿独守的城西南竹山门要隘,与英军血战六昼夜,击沉击伤英舰十余艘。

炮台被破后将士用刀矛阻击敌军,65岁的郑国鸿将军,冲入敌阵挥刀连斩数敌,血染疆场,壮烈殉国。

七、关于郑国渠的故事,五十字?

答: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八、郑国渠的修建者郑国结局?

郑国利用修渠来拖垮秦国经济的阴谋被秦始皇发现,秦始皇要杀郑国,郑国说修好渠道引水灌溉农田,利国利民,方便子孙后代,秦始皇觉得郑国说得有理,赐渠名郑国渠,任用郑国做秦国大官,用其才能。

九、郑国的国都?

答: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中国周朝(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都城:初为畿内郑邑,公元前774年(郑桓公三十三年),迁都于虢郐之间,后建都河南新郑。郑国以经济发达、法制建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十、郑国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官职名) 公子围同伍举去郑国访问,同时还要迎娶郑国贵族丰氏的女儿做夫人。郑国人很清楚楚国派他来没啥好意,便让他们住在京城外。访问仪式举行之后,公子围想要带兵进城迎娶新娘。郑国的令尹子子产不放心,派子羽前去对他说:"郑国的京城太小,容纳不下你们一块来的人,就在城外选个地方举行婚礼得了。"公子围一听不太高兴,说:"你们这样做,不仅不尊重郑国和楚国的友好关系,并且也是对我最大的委屈,郑国还是应当重新考虑这个决定。"子羽听了这话,只得直率地说:"郑国把女子嫁到楚国,主要是想依靠楚国安定我们的家园。但眼下你却要带兵进入郑国京场迎娶新娘,莫不是包藏着害人的心思,打郑国的主意吗?"伍举从子羽的话里分析出郑国已有了戒备,就请求对方允许我们解除武装进城,郑国这才同意了。于是公子围把丰氏的女儿从城里迎娶了出来。

现通常用此典故来说明那些虽外表和善可亲,但内心却隐藏着害人心思的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落幕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