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重生抗日自己建国小说?

66 2024-09-23 19:21 admin   手机版

一、重生抗日自己建国小说?

《国破山河在》

书评:抗日穿越,参加共军部队,基层小兵,没有往上爬的坑蒙拐骗,也没有政治斗争,主要参与军工厂,从未升官,而且功成身退,没有参加内战。主角虽然有点小能力,但更多的还是靠团队。没有一战成名,没有年少就肩扛将星,没有后宫一大堆,只是简简单单的抗日,却写出不平凡的文字。主角从入伍到大结局,也不过是个小小的连长,并没有自己建国那么不切实际。

书名人物鲜明,尤其是保家卫国四大主角各有性格,并不是主角一个人的上帝视角。没有改变什么历史进程,就是默默的在战争中,去贡献自己。热血共存,感情戏不错,关键是适度,不尴尬,金手指不过头,力量体系和人物升级安排得合情合理,经典。我看了2遍还是3遍,强烈推荐!

二、战国小故事?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庞涓带领大军攻下了赵国一座座城池,兵锋直达都城邯郸。

此时赵王向齐国发出了求救信号,恳求齐国发兵帮助击退魏军,齐国派出了名将田滨,同时他也是庞涓的同门师兄弟,田滨提出了趁魏国大军远在攻赵都城邯郸之时,直接派出大军进攻魏国都城的想法,然后以逸待劳在魏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埋伏。这就是围魏救赵。

三、胶东抗日故事?

天福山素有胶东“井冈山”之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犯山东,德州、平原、禹城、济阳相继失陷,山东告急。当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会后,省委派林一山、张加洛等一批共产党员到胶东;被国民党关押在监狱里的共产党员理琪、宋澄等出狱后,也被省委派到胶东,宣传中共抗日主张,组织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12月15日,理琪从济南来到天福山脚下的沟于家村,秘密组织会议,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发动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在胶东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指示。经过研究,决定于12月24日在天福山举行起义。12月24日深夜,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与吕志恒、林一山等人带领昆嵛山红色游击队,拿起长枪、土炮、大刀和红缨枪,来到天福山玉皇庙内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武装起义,从此,抗战的烽火在胶东大地熊熊燃烧。据史料记载,在天福山起义中,起义军以简陋的装备,曾英勇抗击百余名日寇8个小时持续不断的进攻,毙伤日军50余人,击毁敌机一架、汽车两部,打破了日寇宣扬的“不可战胜”的神话。

四、东北抗日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当时生活在东北的大批中国民众,面对日本的欺辱,很多时候都只能忍气吞声。因此,此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起来抗日。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约30余万人,其中还包括如土匪、学生、百姓等等,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进攻。后来在日军的进攻下,至1933年春大部分溃散,一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坚持斗争。在此期间,共产党也创建了十几支反日游击队。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之时,从未放弃抵抗。

作为日军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东北地区日本苦心经营已久,尤其是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治理基础,东北抗日义勇军在艰难的困境下杀出一条血路,给在东北的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

东北抗日义勇军即为东北抗联的前身,早期的抗争主要就是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为主体。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东北反日游击队,开辟游击区的指示,从1932年初开始,先后创建了巴彦、磐石、海龙、延吉、和龙,珲春、汪清、安图、汤原、饶河、珠河、密山、宁安等反日游击队。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赵尚志、童长荣、夏云杰等。同时,中共满洲省委还派周保中、李延禄等共产党员到东北抗日义勇军中进行改造工作,建成绥宁反日同盟军、抗日救国游击军。因此,早期的敌后游击战争在东北地区得到落实,给当时的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根据同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反日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的指示信精神,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春,相继成立6个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第2军,军长王德泰,政治委员魏拯民;第3军,军长赵尚志,政治部主任冯仲云;第 4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军长李延禄,政治部主任何忠国;第 5军(东北反日联合军),军长周保中,政治部主任胡仁;第6军,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张寿篯(即李兆麟)。早期有组织的东北抗日军便已初步形成。

当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第2军活动于南满和东满地区;第4、第5军活动于吉东地区;第3、第6军活动于北满地区。他们在各地积极开展活动,依靠有限的军队人数,不断给当时的日军和伪军带去麻烦,极大影响了他们在东北地区的基层统治,同时也是我党积极领导的成果,为日后的东北军的成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一时期,东北军的人数发展到了1万余人。

之后,东北人民革命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的精神,于1936年2月,陆续改为东北抗日联军。原人民革命军 6个军依次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至第6军,以后又陆续组建了第7至第11军。东北抗日联军也正式形成,他们正是在东北地区开始属于自己的神话,在改制初期,他们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万余人,无数抗日志士奋斗在战争一线,同侵略者们展开激烈的抗争。

1936年4月,日军推行“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对抗日联军进行大规模“讨伐”。抗日联军各军在反“讨伐”作战中,密切协同,更加广泛地开展游击战。1936年下半年,第 1军为粉碎日伪军在南满的“讨伐”,打通与关内红军的联系,组织两次西征,于本溪县赛马集和摩天岭,歼灭伪军1个营和日军今田中队。同时,其它各军也在积极同日军及伪军进行着抗争,虽然每次只击毙数百人,但在多次的战争中,这已经给当时的日军带来不小的威胁,所以日军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肃正计划。但在联军各个部队的有序合作计划,日军的肃正计划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反而让抗日联军的实力获得了一定的增长。

“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紧密依靠群众,主动出击,积极打击日伪军,掀起了抗日斗争的新高潮。各军之间分区作战,在辽宁、吉林等多地县之中积极活动,对日伪军进行有力的打击。当时,抗日联军各军活动于70余县的广大地区,打击与钳制了日伪军几十万人,积极配合了全国的抗战。这对于全国的抗战有着积极意义,如果抗战前期,日军有着数十万部队的配合,全面抗战前期的几场大会战可能要溃败得更快,而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甚至都有实现的可能。

1938年下半年,日军为巩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基地,将其兵力增至 8个师团,对抗日联军加紧进行军事“讨伐”、政治诱降和经济封锁,并采取增建“集团部落”,推行“保甲连座法”等手段,隔离抗日联军与群众的联系,竭力破坏抗日联军的生存条件。谢文东、李华堂、郑鲁岩等在此期间相继叛变。抗日联军在斗争极端残酷、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此一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极度艰难,相关人员的叛变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但是他们顶住压力,依旧以游击战的方式给日伪军带来出其不意的打击。

1939年10月,日伪军进行“大讨伐”。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继续坚持斗争。第 1路军各部队分散游击,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今靖宇)一带,1940年1月,遭日伪军重兵包围,历时50多天,作战40余次,未能全部冲出重围,最后杨靖宇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于2月23日在蒙江县城南保安村附近的三道崴子壮烈牺牲。这一次抗日联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各军人数骤减,在确保有效领导的前提下,决定将各军缩减编制,在各军的基础上缩减为各支队,继续进行着和日军的抗争。

1940年时,日军出动11个师团,对抗日联军展开了疯狂的讨伐,战争局势并不是十分理想。当时第1军、第2军相继转入苏联境内,其余军队则继续活动,同时也积极联系群众,积极发展武装力量,在面对敌人的疯狂讨伐之下,他们依旧和敌人展开了长期的博弈。

1945年8月,抗日联军教导旅协同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进军,参加对日军的作战,进占57个大中城市和重要县城,组建了东北人民自卫军。尔后,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尤其是面对孤立无援的境地,凭借着一腔热血,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东北地区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尤其是当时东北抗日联军应该是牺牲将领最多的部队,长期奋斗在一线,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东北大地来之不易的和平。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也曾在东北抗日联军之中奋斗过。

东北抗日联军走出的开国将领

东北抗日联军在战争之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在敌人的无数次“讨伐”中,120多位师以上干部战死,除我们熟知的杨靖宇、赵尚志外,还有魏拯民、王德泰、许亨植、童长荣、夏云杰、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宋铁岩、金正国、张甲洲、李延平、刘曙华、王光宇等40余位军以上干部为国捐躯。很多时候我们在回顾抗日历史的时候,却往往会忽视这些英雄。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也有不少人是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出身。

王明贵、王效明、朱光、孙三、荆璞、李钟奇、高体乾7人曾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少将军衔,彭施鲁、纪亭榭、王静敏三人在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后在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相较于其它部队的开国将领,东北抗日联军的人员实属有限,但这并不能磨灭他们在东北抗战时期的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现在很少被人提起,但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他们对东北地区的抗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能够以有限的兵力牵制住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也希望能够有更多人了解这段艰辛的历史。

五、中国小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小故事—唯才是举

惟才是举——文王防贤:商朝后期,商王武乙,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此时,奴隶主贵族和奴隶、平民的矛盾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商朝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就在商朝江河日下的时候,西方的一个周民族一天天强大起来,周文王记住了父亲让他们广为搜罗人才的嘱咐,对有本领的人十分敬重,不少当时着名的能人,听到周文王广求贤才的消息,纷纷跑到周国去投奔他,其中不少是商王朝着名的大臣。周文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个钓鱼老翁姜子牙,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在他的辅佐下,在公元前1027年,周灭掉了商。

六、自创爱国小故事?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七、幼儿爱国小故事?

【小郑和造船的故事】

  明朝时候,有个着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

  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八、外国小孩故事?

一个商人在集市上生意如虹,他他卖完了,所有的货钱袋子装的很满满的,他想天黑前赶到家,便把天祥着绑在了马背上,马驮着箱子出发了,中午时分,他到了一个正常休息了一会儿,当他想继续赶路的时候,马桶青春马来对他说,老爷马后悔的梯子上需要加可盯着,由他去吧,商人回答说,这块儿踢铁钉肯定能蹲到,走完这条路,不要着急的赶路,下午的时候又有一个叫人喂马马桶,走进房间,对他说老爷

九、战国小英雄故事?

孙叔敖是战国时的小英雄。 孙叔敖少年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苦度荒年。

十三岁的孙叔敖,有一次上山砍柴,在茂密的草丛中。遇见一条大蛇,长着两个脑袋。此巨毒蛇比鹅蛋还粗,好几尺长。孙叔敖逃跑下山,他思忖:曾听乡里人传说人见双头蛇要被毒死。

可是,自己逃跑下山,也免不了一死。此双头毒蛇依然存在,乡里人再上山来,遇见此祸害岂不是也要死掉吗?逃跑回家也是死,反不如拼死一搏,为乡里人除此祸害。

孙叔敖砍了一根双杈树枝,迈步登上山来寻找双头蛇。那双头蛇听得脚步声,双头坚立恶视来人,张开大嘴形似吞食,探头猛扑过来。孙叔敖跨步往上冲,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举着双杈树枝引逗双头蛇大嘴,右手高举砍柴板斧,猛剁双头蛇。左腿离蛇太近被蛇尾紧紧缠住,疼痛难忍。

经过一场人与双头蛇的搏头,终于将双头蛇砍死在山坡上。孙叔敖挖了一个坑,将剁死的双头蛇深深的葬理了。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他还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十、成吉思汗建国小故事?

1. 1217年,西夏因拒绝派兵协助成吉思汗西征icon,成吉思汗随即发动第四次征西夏,直抵西夏都城中兴称下,夏神宗icon急忙遣使请降,成吉思汗方才退兵。

2. 建国后的第二年夏末,成吉思汗命人给西夏皇帝李安全icon写信,却受到了李安全的嘲讽。成吉思汗先是暴跳如雷,但很快就冷静下来,他开始进行周密计划,调动二十个千户和怯薛军,用一个月时间对军队进行攻城训练,同时派出数个侦察小组,离开主力几十里进行情报搜集和武力侦察。秋季的第一个月结束后,他的兵团如同神兵天降,兵临西夏国icon兀剌海城下。在此之前,他的侦察小组把一个西夏牧羊人放进了兀剌海城,传播这样的消息:成吉思汗兵团对于坚守不降的城池,破城之后必屠尽城中之人。这是成吉思汗惯用的攻心战,传播恐惧,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3. 1220年,成吉思汗攻破花剌子模icon国都城撒马尔罕icon,国王摩珂末逃亡到里海icon的一个岛上,不久病死,传位于其子扎兰丁icon。

4. 1221年,成吉思汗大军攻占花剌子模国旧都玉龙杰赤icon,并在7天内,屠杀该呈120万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