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清朝治家名人?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8-29 04:11   点击:131  编辑:凤强   手机版

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2、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

3、于成龙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

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

4、朱淇

朱淇(1858—1931)广东南海人。字季箴、原字箓生。室名听雪庐。生于清咸丰八年。在光绪三年(1877)中秀才,不久就放弃举业,旋专习经史,朱次琦之侄。

朱次琦(1807—1881)乃是清朝末年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康有为是其入室弟子。后结识孙中山,并加入了孙中山发起组织的“兴中会” 。

5、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18岁时都在做些什么?

介绍一下我最欣赏的杰出人物:毛主席、周总理、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和大将之首的粟裕,看看他们18岁时在做什么吧!

毛主席毛主席18岁时,正逢武昌起义爆发,湖南掀起革命浪潮,青年毛主席受到鼓舞,在湖南报名参军,编入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在军营度过大半年无仗可打的时光后,毛主席离开了军营,开始了追求更好信仰的历程。这段经历在毛主席一生中十分短暂,却是一段十分宝贵的记忆。

周总理周总理18岁时,正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8岁的周总理品学兼优,志存高远,才华横溢,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常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次年毕业后,周总理便怀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壮志,远赴日本求学,立志学习知识,报效祖国。

朱德朱德18岁时,正在私塾里师从席聘三先生读书,他学习十分勤奋,准备考取秀才,不过朱德接受的传统教育,还学习科学知识,开阔眼界,先后参加县试、府试后,还没参加成为秀才的最后一关院试,科举制就被废除了,如果不是这样,或许朱德会成为一名秀才呢!

彭德怀彭德怀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8岁时,彭德怀进入湘军第2师6团1营当兵,开始了自己辉煌一生的军事生涯,打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赫赫威名。

林彪林彪18岁时,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先是在“五卅”反帝运动中,积发起学生运动,成立“共进图书社”,创办“共进月刊”;后被推选为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又在学校毕业后弃教从戎,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开始了自己传奇一生的军事生涯,并在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最后被蒋介石称为“林彪一个四期生打败了整个黄埔军校的师生”。

刘伯承刘伯承18岁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刘伯承选择了投身革命,参加革命军队,很多亲朋好友认为兵荒马乱,不宜参军,刘伯承却慷慨答道:“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刘伯承毅然剪掉辫子,与旧社会决裂,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很快成长为川军名将。

徐向前徐向前18岁时,刚刚经历了因家庭贫困失学,他去一个杂货店当了大半年学徒,后来又考入 山西国民师范速成班,重新学习进修。18岁的徐向前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但他将来的成就会超越同时代的大多数人。

粟裕粟裕18岁时,考上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在校期间逐渐接受进步思想,后来省立二师校长(也是进步人士)被害,粟裕等人被老师秘密转移到武昌,安排到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从此走上革命生涯,个子矮小的粟裕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惊人的军事天赋。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历史名人18岁时的事迹?欢迎留言补充!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霍去病是山西临汾人。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

由于有皇族关系,霍去病在十几岁时就很得皇帝宠信,入宫做了侍中。

霍去病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等各种武艺。他18岁时就成为一个性格坚强、武艺高超的青年,同年就带兵随舅舅卫青参加了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战争。

北击匈奴时,他率领800精锐骑兵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追击匈奴,最后歼敌甚多,其中匈奴的相国,以及单于的祖父,活捉单于叔叔,战后封为冠军侯。

那么,霍去病在18岁的时候,到底做了些什么?才有如此显赫一时的军功呢!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大将军,也是最年轻的将领,最受汉武帝的赏识。

因为他具有军事天才,声名远播,最为汉武帝赏识与器重,后来霍去病因感染瘟疫而去世,天才将星陨落,年仅24岁,令世人惋惜。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将霍去病安葬在自己茂陵的东面,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战胜匈奴的历史奇功。

18岁的霍去病是一个青春、阳刚、勇敢又有些特立独行,充满个性和勇武精神的铁血男儿形象。他的生命很短暂,只活了24岁,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把其人生应当经历的苦难都经历了,该创造的辉煌也都创造了,该得到的功勋荣誉也都得到了。

霍去病和舅舅卫青有着相同的尴尬身份:私生子。

这个身份使卫青的性格谦虚谨慎,一生都有自卑倾向,即使做到了大将军,也不敢有丝毫张扬。

事实上,这个身份让霍去病性格非常孤傲,对其母亲卫少儿很是冷漠,对女人也很是无情,到死也没有和哪个女人正式结婚。

汉朝虽然对私生子很宽容,但是私生子毕竟不同于正常孩子。

因为同病相怜,所以卫青不嫌弃私生子外孙。他说姓霍的不要这个孩子,咱们自己养着,他舅舅卫青就是孩子的榜样,现在给平阳公主做小跟班儿,不是也挺好吗?

卫家人担负起养育霍去病的义务,他们给孩子设定的最高理想,就是长大后像他的舅舅那样,继续做平阳公主家的骑奴。

似乎好运的降临就是瞬间的事儿,那一天汉武帝突然就看上霍去病的三姨卫子夫了,舅舅跟着一起进了京,霍去病不过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如果他稍大一些,说不定也跟着一起去了。

卫青在京城发展得很不错,虽然有几次差点被宫廷的斗争卷进去了。

此后,因为卫子夫的关系,卫家人也是水涨船高,卫青也去当了汉朝的大将军,成了朝廷中最得势的大臣,连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都爱上了他,便托人说亲,嫁给卫青,卫青一下子又成了汉武帝的姐夫,朝廷上下,人人对他尊敬三分。

后来,匈奴再次大举进攻,汉武帝派卫青领兵前去抵抗。

这次出兵,卫青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带着一道出征,霍去病当时才18岁。

但是,他武艺强、胆量大,在卫青手下当了个嫖姚校尉,后人又称霍去病为霍嫖姚,他独自带领800多个精壮的士兵。当卫青主力军在和匈奴先头部队交战的时候,他偷袭了匈奴的大后方基地。

霍去病成为最年轻的大司马,这个年轻人还不会当官,不会享受荣华富贵。

汉武帝奖励给他一套高级别墅,这座豪宅坐落在京城最繁华地带,庆功会上就把房钥匙交给了他,让他去看看还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霍去病居然一口回绝了,他的一句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响彻古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个想法,让他成了汉朝最为杰出的有为青年,他也被汉武帝列为典型人物,并号召全军上下向霍去病学习,学习他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精神。

18岁的霍去病,不屑于像其他的王孙公子那样放纵声色,汉武帝为了慰劳他,要为他盖一栋大房子,可是他却推托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掉,我怎能贪图享受呢!霍去病的父亲是平阳县的一个衙役,曾经被派在平阳公主府里当差。

他母亲是平阳公主的一个使唤丫头。他的舅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将军卫青。

可是,霍去病出生在平阳公主府里,从小生活在奴婢群中,生活很苦。父母经常教育他,要想有出息,只有参军建立战功,才能达到目的。

霍去病果然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志向远大,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各种武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

霍去病16岁的时候,武艺已经十分出众,而且善于骑射,勇敢顽强。因此才被汉武帝看中,于是派他做了随从武官。

其实,霍去病自幼与舅舅卫青感情极好,对于这个了不起的将军舅舅,自然非常崇拜。

于是,在卫青的耳濡目染下,霍去病很小就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他的王孙公子哥那样放纵声色。

西汉初年,匈奴经常出动骑兵侵犯汉朝北方边境,到处烧杀抢劫,北方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北方的安宁,朝廷派了许多将领去抗击匈奴,霍去病就已经参与其中,成为一位著名的青年将领。

霍去病独创了“长途奔袭”的战法他亲自组成了一个精锐小部队,去找匈奴部队。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瞧见匈奴兵士,一直赶了几百里路,才远远望见匈奴兵的营帐。

他们偷偷地绕道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进去。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

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几个。匈奴兵没有了头儿,恐慌不已,四处奔逃,800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2000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

卫青在大营正等得着急,只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回来,后面的兵士还押了两个俘虏。

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的还是单于的爷爷,而霍去病却能够全身而退。

这次战役,汉朝居然培养出一位少年英雄,即年仅18岁的霍去病。

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以赞叹他勇冠三军。霍去病两次参加河西大战,率部长途奔袭,一路猛进,杀敌无数。

经此一役,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无数汉人家破人亡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

我失去了我的祁连山,我失去了我的焉支山!

我的马、我的牛、我的羊、我的猪、我的狗、我的鸡都没法再繁衍呀!

我失去了我的天空碧海,我失去了我的胭脂云彩,咱那要嫁人的新妇,都没法再施粉黛,漂漂亮亮去嫁人。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18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汉军战神。

霍去病一连收复了很多失地。汉武帝为了慰劳霍去病,要为他盖一栋住宅,可是他推却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掉,我怎能贪图享受呢,他坚决推辞了。

他的人品更得汉武帝的赏识了。这一年夏天,为了彻底根除匈奴侵犯的祸患,汉武帝又令霍去病的部队,与公孙敖率领的部队配合作战。

此时的霍去病,正是无限风光的时候,汉武帝刘彻就像当年喜欢卫青一样,特别倚重于这个年轻的小将,而卫青则老矣。

卫青时代的结束,迎来了年轻、勇猛、善战的霍去病时代了。

霍去病两次出陇西击匈奴,进而控制河西地区,为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后来,青年霍去病率军奔袭两千多里,以15000人的损失数量,歼敌7万多人。

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今蒙古狼居胥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举行了祭天地的典礼。

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贝加尔湖方才回兵。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虽然很值得后人研究。

但是,18岁的霍去病敢于独当一面,他在18岁做下的事情,事实上就是他后来“封狼居胥”的一个序幕而已。

从此,霍去病成为中国历代兵家非常看重的作战楷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