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清朝一品大官叶名琛,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8-31 00:15   点击:118  编辑:伏媚   手机版

叶名琛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出“洋相”的一个总督,他不止被外国人当猴子看,即使是现代人看了,也感觉他是一个怪物。

清朝时期的一品大员,不是谁都能当的,叶名琛能够当上两广总督必然有着他的厉害之处,这里要说一下,清朝时期一共八位总督(不算清末设立的东三省总督),都是掌握实权的封疆大吏,按照实力排名,首位的是直隶总督,其辖区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其次是两江总督,其辖区包括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区;第三位的两广总督辖区包括,广东和广西。

直隶是因为靠近权力中枢,辖区大,人口多,所以位置重要,而两江是当时最富庶的地区,因此也很重要,两广能够排名第三是因为当时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就设立在广东,经济也很发达。

按照道理来说,两广总督应该是富得流油的一个差事,奈何对外贸易对两广总督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实油水多,另一方面跟洋人打交道,他比较麻烦,尤其是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洋人。

所以,从1840年开始,两广总督走就开始走背字,麻烦不断,你想想鸦片战争从这里开打,还有你的好,著名的禁烟大臣,当时的政治明星林则徐就在两广总督的位置上陨落了,接替他的琦善也是满清权贵,结果没干多久,也因为鸦片战争的事被革职了。

可以说,广东由于是封闭的清朝唯一的开放窗口,人民思想开放,社会治安很不好,因此广东也始终是爆发革命的策源地,叶名琛能够1852年干到1858年,长达六年之久,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叶名琛之所以能够稳坐两广总督,在于其在坐镇两广时期雷厉风行的镇压农民起义,很多人看到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认为叶名琛是一个窝囊废,并不懂得打仗,不知道是怎么做到这个位置上的。

其实,叶名琛是一个很厉害的人,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后,很快从广西涌入广东,进攻广州,当时叶名琛是广东巡抚,他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居然抵抗了20万太平军的进攻,并且将太平军赶出广东地面。

叶名琛也并非贪官污吏,他属于那种家里比较有钱,然后又比较有才华,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在明清时期貌似有一个传统,不入翰林的人,没有机会进入内阁,由此可见,其仕途起点至高,1847年担任广东巡抚,1852年担任两广总督,当时对他评价极高:“叶相以翰林清望,年未四十,超任疆圻,既累著勋绩,膺封拜,遂疑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

叶名琛在对待洋人时,态度也十分强硬,在他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林则徐的影子,只不过林则徐更幸运,第一次鸦片战争刚打不久,他就被免职了,人们反而同情他,认为只要清廷不换掉林则徐,鸦片战争必然可以获胜。

叶名琛的倒霉之处在于,他可能一直把林则徐当成自己的政治偶像,在对待洋人的态度上,十分强硬,当时广东民众和朝廷都认为叶名琛是好样的。

1856年,亚罗号事件爆发,其实这个事件本来不关英国人的事情,只是当时中国商船打着英国的国旗从事贸易,清廷当即给予逮捕,结果英国人借机挑事,认为清政府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水深火热当中,趁机想要清政府承认其在华权益。

叶名琛也以强硬的态度拒绝跟英国人交涉,结果英国人气愤的占领了广州,但是占领广州也无济于事,因为英国人对这场战争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又撤了出去,当时正处于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期间,清军则节节败退,处于内外交困当中的咸丰皇帝得到这个消息,还以为叶名琛打败了英国,反而嘉奖叶名琛干得好。

有了咸丰帝的鼓励,叶名琛更不惧怕英国人,随后以更加强硬的姿态对待英国人,1857年9月,英法联军的海军到达广州,令叶名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的朝廷眼见即将开战,反而责怪他不应该掀起战争,由于朝廷的不支持,叶名琛的抵抗也就没有持续下去的动力了。

不久之后,英国舰队直接开入广州,要求叶名琛立即投降,但是叶名琛却毫无反应,也不抵抗,也不投降,也没有逃跑,最后被英国人一脸懵逼的俘虏了。

对于叶名琛这样一位在清廷内位高权重的人物,作为胜利者的英国人也不敢怠慢,并没有把他当作战俘来对待。

在将其带到“无畏号”军舰时,还允许他携带仆人,和一些生活用品,就这样清朝的一品大员,两广总督在无畏号上待了48天后,被送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叶名琛自诩“海上苏武”,不吃外国人的粮食,只吃从中国带去的粮食,在粮食吃完之后,绝食而死。

对于叶名琛这样的一位“奇葩”,估计不止是当时的人认为他是怪物,就是现代人也无法理解,这位“六不总督”,还有待历史的评价。

叶名琛,绝对是中国古代吏治体系中的典型人物,其充满矛盾的思想,造就了一个戏剧化的人生,让现代人看来,颇有被猴子派来,负责搞笑的意味。叶名琛被俘往印度之后,被当做猴子供人观赏,只是个夸张的说法,整体而言,英国人还是比较尊重叶名琛的。

叶名琛,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绝对深谙做人、处世,以及为官之道。他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28岁时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三年后外放知府。之后,可谓是平步青云,屡获升迁。到了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入仕仅仅12年的叶名琛,就已经升任了广东巡抚之职。到了咸丰二年(1852年),叶名琛做了5年巡抚之后,又升任两广总督,成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叶名琛,是有才能的,而且对清朝有功,特别是在平定内乱方面。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前后,叶名琛在广东讨伐反清的拜上帝会组织,诛杀数万人,成功遏制了拜上帝会在广东的发展势头。1854年,广东天地会聚众攻打广州,叶名琛倚仗大炮闭关坚守,在美英军舰的协助下,平息了事态,保持了广东的稳定。

同时,叶名琛坚定的反抗列强入侵。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他在广东巡抚任上,与两广总督徐广缙合作,坚决阻止英国人入驻广州城,属于排外的强硬派。而且,叶名琛还在刚刚割让的香港遍布眼线,搜集情报,坚决与列强斗争到底。

到这里,叶名琛看似还是比较有作为的,而且很有保家卫国的正义感。不过,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叶名琛就有些“搞笑”,甚至是“荒唐”的天赋了。

叶名琛性格木讷而强势,且勤于吏事,导致他的属下都有点怕他。正因为此,叶名琛就少了言路和信息来源,做事不免“昏庸”。他在剿灭天地会时,就错误的把天地会分堂的山堂号,当做所在地,闹了不少乌龙。有一次,叶名琛突然得知了一个叫“老万山”的天地会分舵,就马上派人去老万山实地拿人,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了。叶名琛闹了不少笑话,而他的下属们也不敢提醒。叶名琛也就乐此不疲,每次都是空手而归,却丝毫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前面说过,叶名琛善于“为官之道”,这个道从哪里来的呢?说白了就是弄虚作假。他派了很多眼线去香港等地刺探消息,每次得到消息之后,他都会过滤一下,对朝廷报喜不报忧,甚至是颠倒黑白,捏造事实。叶名琛总是说一些英军失败的消息,以及法国在中英冲突中保持中立等等。搞的当时的咸丰皇帝天天在京城乐滋滋的,广东无事呀,好开心啊。实际上,完全不是那回事,马上就要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要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了。

叶名琛在扼制列强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建树,但是,在镇压内部叛乱方面还是有一些手段的。在平定天地会时,叶名琛每次都找不到真正的天地会山堂,也就抓不到人。怎么办?周围老百姓多的是,抓来杀了,反正也没人会去查到底是不是真的天地会成员。毕竟,他叶名琛就是两广总督,他叶名琛说的算。于是,叶名琛每天都屠杀数百人,短短三个月杀了七八万人。然后,他上报朝廷,剿匪多少多少人,大功呀。

叶名琛强悍,敢于屠杀百姓,但是,他却不敢跟列强打。叶名琛坚决排斥列强,但是他对待列强的态度,却是“耍无赖”,深得“拖”字诀的要领。他对外国使节,态度傲慢,通常情况下,是既不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也不回复外国使节的照会,即使是回复了,也是寥寥数语,语焉不详,弄得这些外国使臣个个抓耳挠腮,不知所以。

如果“拖”,是为了发展生产,加强战备,是为最后和列强开战做准备,或者增加谈判的筹码,也就罢了。而实际上呢,包括叶名琛在内的大清政府官员们,似乎什么也没做,就是这么为了“拖”而“拖”着。

1856年,亚罗号事件爆发,广东水师扣押了亚罗号,英国领事发难,而叶名琛只是释放了被捕的水手,却没有做进一步的沟通,最终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海军开始调集部署,而叶名琛却丝毫不予理会,还兴致盎然的连续两天去看乡试骑射。面对已经穿越虎门的英军舰只,叶名琛下令广东水师后撤,不准开炮,也不准还击。沿途的炮台守军,也都收到了叶名琛的命令,走避不战。然后么,英军轻轻松松的占领了广州城外的所有清军防御工事,直逼广州城下。

叶名琛倒是很坦然,下令封闭海关,中断贸易,我制裁你们,不跟你们做贸易了。但是,在坚船利炮之下,是你叶名琛说不做生意就不做了么?于是,叶名琛又调集了乡勇团练,大肆操练,试图震吓英军。英军当然不予理会了,就是来打仗的,还怕了不成。英军炮轰总督衙门,而叶名琛则“危坐二堂,绝无惧色”,坦然呀。他如此坦然的原因,我们后面说。英军因为人少,冲入广州城劫掠一番之后,撤了,叶名琛取得对英作战的“完胜”。

第二年,英法联军大军抵达广东。叶名琛善于虚张声势,加上错误新闻的误导,他认为英法也是虚张声势,不以为然。他再次施展“拖”字大法,还想学上次英军进攻广州时的方式,将联军耗走了为止。而且,他还认为“过了十五日必无事”。结果呢,广州很快被英法联军攻陷,而叶名琛被汉奸出卖被俘,押送到了停泊在香港的军舰“无畏号”上。

叶名琛遇敌为什么每次都十分的淡定,而且非常笃定的坚信可以“拖”走英军呢?原来,叶名琛非常迷信,非常相信占卜之类的东西,他通过占卜,相信自己可以赢,英军会自己退走。所以,他敢冒着炮火危坐不动,并确信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也会在十五天之后撤退。信仰的力量果然强大呀,只是,过于迷信就不好了。

叶名琛对列强的态度,被时人薛福成讥讽为“六不总督”,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其实精髓可以总结为一条“死皮赖脸的拖下去”。叶名琛仅仅是把这条精华发挥到了极致,被誉为了“古之所无,今亦罕有”的千古奇人而已。

不过,叶名琛还算有骨气,口口声声“欲面见其王以理论”,要找英国女王说理去,这……而且,叶名琛坚决不吃英国人的一粒米,在他被俘后,还是自备粮食,耻食敌粟。这也不免让人在对其的嘲笑中,突然对叶名琛的坚持,产生了一点点敬佩之情。叶名琛再混沌,再搞笑,也总比那些趋炎附势,投敌卖国之人强多了。

叶名琛被俘后,英军很害怕清朝廷会设法营救他,同时,还担忧叶名琛会影响他们稳定广州局势。于是,就将叶名琛送到了英属印度殖民地的加尔各答,将其囚禁在威廉炮台内,后来又迁往托里贡住宅居住。叶名琛还在坚守他的气节,日日读书诵经,写文作画,还以“海上苏武”自称。1859年,叶名琛在被俘一年多以后,因为自备的粮食尽空,不愿食敌粟,绝食而亡。叶名琛“搞笑”的一生终结了,而英国人将叶名琛的遗体装殓后,运回送还了中国。

在叶名琛在坚守的同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却早已经抛弃了他。咸丰直接将所有的过错全都推倒了叶名琛身上,革去了叶名琛的一切职务,让叶名琛成了一名无足轻重的罪人。大清帝国的君主有如此作为,在对列强的作战中,屡战屡败,也就可以理解了。大清朝在善于甩锅的道光、咸丰等帝王的统治下,最终走向灭亡,也是必然的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