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僧从小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名利情欲色一切皆空,一心向佛。故而,生也坦然,死也坦然。而今,一些佛门人士及天主教,基督教神父,修女……,多数又因考学末成,或者婚姻受挫,有的小孩从小就学习就一般,将来考学指望不大,家长又不愿孩子成为普通人,总想出人头第,一人之下,百人或千人之上。故而,让孩子通过这种途径,厂力经人生。总之,有种投机性。
这个问题非常情绪化,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首先,古代高僧是僧侣当中的杰出代表,但这并不表示古代所有僧侣都能达到这种境界。僧侣中间各式各样什么类型的人都会有。既有秉性纯良,一心向佛的单纯人士,也有把佛教作为避风港,借机为自己捞取好处的小人。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面首,薛怀义就是和尚。明成祖朱棣著名的谋士,夺权的第一功臣姚广孝,也是个和尚。将古代所有的和尚都美化成高僧,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次,佛门从来不是清净地。所谓佛门乃清静之地的说法,只是一种理想,而不是现实。佛教与其他宗教,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佛教宗派内部,乃至各寺庙内部,关于权力和利益的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北魏太武帝灭佛,背后就有佛道之争的影子。元代时期,佛教在辩论中获胜,又极力打压道教。各宗教之争,不会只呈口舌之利,刀光血影绝不含糊。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禅宗慧能一系的传人神会北上传法,和神秀一系的传人展开激烈辩论,争夺正统地位。两派之争实际上非常残酷,慧能南逃的时候差点命丧神秀徒弟的刀下。抗战胜利之后,上海静安寺就因为内部权力之争而抖露出了住持充当汉奸的事情。最后多名僧人因为叛国罪而被判处死刑。佛教是力图出世的,但佛教本在红尘之中又如何出得了呢?这些僧侣的所作所为和普通的芸芸众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次,商业化加速了佛教的腐败,但并不是腐败的根本原因。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宗教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内部腐化是必然的结果。不但佛教如此,其他宗教也是如此。宗教组织普遍具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而宗教组织的收入非常丰厚,内部又缺乏监督机制,上下其手是自然结果。组织内发生丑闻的时候,又会出于维护声誉的目的而刻意掩盖。这进一步助长了内部的腐化。这种腐败在古代社会就已经产生,不是当代社会的特例。商业化使得佛教的收入快速上涨,促进了腐败的发生。但显然不是腐败形成的根本原因。
最后,宗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宗教文化在人类精神生活当中依然具有重要作用。否定部分佛教人士,否定佛教的一些丑恶行为,不代表要否定佛教思想。此外,也不必迷信僧侣,认为只有他们才能传承佛教思想。佛教最精华的部分,集中在它的思想文化上,而这其中最精华的部分,体现在认识论上。也就是如何认识自我和世界。从个人角度出发,自取所需,比起人云亦云的完全否定佛教要好得多。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长清僧》阐述了真正的得道高僧?
山东长清县有一个老和尚,道行高深,品性纯洁,附近多有人前来拜访,虽已80多岁,但还很健康。
有一天,这老和尚行走时突然跌倒在地,爬不起来,院里的其他和尚赶忙前来救助,但老和尚已气绝身亡。
这老和尚虽已死,可他自己却不知道,他的魂魄飘飘荡荡的一直来到河南境内,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富豪公子。
这个豪绅公子当时正领着10多个随从,骑着马带着鹰犬在郊外打猎,不料打猎途中那马儿突然受惊,狂奔不止,公子便从马上坠下身亡,老和尚碰巧从旁过,魂灵便附身在那尸体上。
马儿受惊,随从们惊慌失措,连忙寻找他们的公子,公子慢慢的苏醒了过来,本来看到公子从马上跌落,仆从们吓得亡魂尽冒,以为回去免不了受罚,甚至还有被赶出家门的风险,可此时看到公子缓缓苏醒,欢喜之间便连忙上去搀扶。
公子苏醒后说:“我怎么在这里?”大家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小心谨慎地把他搀扶回家里。
公子回到家后,刚一进门就有不少浓妆艳抹的女人聚拢了过来,问这问那的簇拥着他。此时公子已经被那和尚的魂灵附体,那和尚修行了一辈子何曾见过这种情形?赶忙退后,又反问道:“我是和尚,怎么会在这里呢?”
家里人感到非常疑惑,一问随从才知道公子刚从马上跌落下来,家人以为他跌落马下摔伤了脑子,神志不清,便赶忙请来郎中照看,随后又责罚了那些随从。那医生前来救治以后说公子身体无恙,只是可能脑子受了点伤,养几日便好了。
家人们听了此话,也放下了心,便不停地在旁开解他,那和尚附在公子身上之后一直搞不清楚状况,也只是闭着眼睛不再说什么,也不再解释。
家里人看他这样便纷纷细心照料,可是他们端上来的饭菜,公子也只吃糙米饭,酒肉却怎么也不吃,夜里休息时,成群的妻妾赶来侍奉,可是他却将她们驱逐了出去,自己独自一个人休息。家里人都说他打猎回来之后性情大变,好像换了个人一样,但也都没有办法,便由着他去。
几天之后,公子告诉家人说他想要出门散步,大家以为公子养好了伤,纷纷感到高兴。公子刚一出门,便有几个仆人送来了账簿,向他汇报最近的收支,公子推脱说疲劳,不理。
随后叫来下人问道:“山东有个长清县,你们知道吗?”大家都回答知道。公子又说:“我烦闷至极,想去长清县游玩一下,你们赶紧给我准备行装。”
大家不知如何是好,都纷纷劝说道:“你病情刚好,不宜出远门。”但他并不听劝告,第二天就上路了。
经过长途跋涉,公子终于赶到了长清县,只见这里风景依旧。那和尚附在公子的身体上早已对此处熟悉异常,无需问路便径直来到那寺庙之中。
寺庙里的和尚见有贵客临门,恭敬的逢迎着,公子问道:“你们寺里有一老和尚去哪里了?”弟子站出回答道:“师傅已经去世。”
公子又问他安葬在何处,众人领他去看,只见寺庙后山处有一座五尺高的孤坟,和尚们不知道公子的心意,纷纷猜测,窃窃私语。
那公子看完孤坟以后便骑马回家,临走前告诉寺庙里的和尚:“你们的师傅是一个得道高僧,他所遗留下来的物品要格外珍惜,切莫损坏。”大家见这位公子衣着打扮颇为豪华,也不敢得罪。公子说完就回家了。回到家以后,那公子也不处理事务,就整日平心静坐。
又过了几个月,一天,他没有告诉下人,自己悄悄的出了门,直奔长清寺,到了寺庙中,便向寺庙里的和尚和盘托出:“其实我就是你们的师傅。”和尚们感到很惊讶,怀疑他在说谎。
众人围在一起交头接耳,大家彼此相顾,竟忍不住笑出了声。公子看大家都不相信,便讲出了自己是如何借尸还魂的经过,又将自己一生所干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大家听完以后觉得符合事实,这才不得不相信。
于是,大家便让公子住在原来那老和尚所住的地方,还像侍奉老和尚一样侍奉公子。后来公子的家人苦苦哀求他回去,可是公子却丝毫不理会,家人没有办法,只能自己返回了。
又过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管家送来了很多钱财物品,公子把金银绸缎全都退了回去,只收了一件布袍。公子往日结交的朋友也纷纷前来拜访,只是他此时沉默寡言,和往日的模样一点都不一样,众人也渐渐的不再拜访他了。
至此,公子和家人的来往越来越少,只是后来人们都传言,长清县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得道高僧,虽年纪轻轻,却颇通佛法,因此,前来拜访的人逐渐增多,公子在整个山东也越来越有名了。
暮有话说蒲松龄的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老和尚借尸还魂的故事。虽说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蒲松龄却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
老和尚修行多年,一朝身死,意外借尸还魂,附身在了一个30多岁的公子身上。面对着奢靡的生活,浓妆艳抹的妻妾却丝毫不动心,最终又返回长清寺持戒修行,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练好自己的那颗心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看出一个人是否拥有一颗纯洁真诚的心,还要从他面对外界的诱惑,能否经受得住考验来看。
老和尚面对朱门的富贵生活,成群的妻妾,却坚守自己的本心,依然想着如何回去修行,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
对于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能否真正的经受得住诱惑,便往往决定着我们能否成功。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蒲松龄的《长清僧》说的是借尸还魂的事,本是和尚魂,误借公子身;公子入寺门,从此是高僧!
山东长清县有一老僧,高寿八十,倒也健康自在,一日跌倒,就此气绝身亡,众徒弟哀伤不已,将其葬在后山,坟高五尺。
老和尚魂一直游荡,不觉已到河南境内,那时正巧来了一富豪公子带着家丁打猎,因马儿受惊独自堕亡在老和尚魂灵之旁,老和尚魂灵正无所寄托,见公子尸体,便附在了其中。
等到家丁找来,公子正慢慢苏醒,张口便问为何身在此地;家丁以为自家公子受惊之下,不记得惊马之事,大家不以为奇,小心呵护着回了府。
回府之后,夫人、小妾见公子回来,左抱右拥着叽叽喳喳寻问公子战绩,这个欲揉肩,那个欲捶腿,争相邀宠。老和尚一向清净无为,只念佛家经,哪晓这等香艳之福,左阻右挡后退在一旁问众人:“我乃僧人,怎会在此?”
这下子吓坏了一堆女人,这自家公子怎么了?赶紧寻问下人,才知公子曾堕马,于是怀疑跌伤了脑子,忙找了郎中前来看病。
郎中见公子身体无恙,多半是受惊过度胡言乱语,静养几日宁神之后便可无碍,于是安慰了其家人几句离去。
虽是公子身,却是和尚魂,所以公子放弃了俗世荣华,只如同和尚一样修行度日。
白天只食糙米青菜,不粘酒水荤肉,晚上紧闭房门,赶走前来讨宠的妻妾,明月之下只闻颂经声,不见俗世淫秽事。
众妻妾虽有怨言,但也无可奈何,只盼公子早日回过神来,传下后代。
过了几日,公子要出去散心,也不理俗务,要众人准备行装,前去长青县一游。众人担心其身体,又对其远游长青的念头倍感奇怪,但还是不得不随从其到了长清县。
公子径直去了长清寺庙,熟门熟路地来到了修行正殿,问众僧那老师父可在?众僧见贵客临门,分外恭敬,便答道师父已仙去。公子有些感伤,便问葬于何处,僧人便带其到了后山埋骨处。公子对孤坟良久,心中默念经文,发下宏愿便骑马归家,临行吩咐众僧善待遗物,莫损高僧声名。
公子回府数月,不理俗务,也不涉妻妾之欢,只一心静修。待到人心稳定,独自一人回了长清寺院,对众僧说己乃众僧之师,那个亡了的老和尚。
众僧皆是觉得好笑,世上哪有贵公子冒充老和尚的事,待到公子说出借尸还魂之事,又说出老和尚的各种事迹,出家人不打逛语,众僧已信了几分,便待年青公子如师,依旧住老和尚的禅房,为众僧讲经说文。
妻妾见公子失踪,大为惊慌,幸得有人联想到公子长清之行,于是妻妾派人到长清寺庙找人。人是找到了,公子却如老僧心态,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红尘再无挂碍,是以不回。
家丁无法,只好回归。次年管家按照妻妾之意运来大量财物,公子只取了布袍,其余金银皆不取;昔日好友来访,也无甚言语,是故走动越渐稀少。
河南少一贵公子,山东多一介高僧,旁人听了,纷份称奇,便上长清寺院上香探访公子,高僧的声名于是远播开来。
蒲松龄的《长清僧》,看似离奇,却在说人生的道理,面对各种诱惑,人是否能守得本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逞尽了心机,费尽了精力,到头来不过是如老和尚占五尺孤坟一座;人若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紧守初心,始终如一,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恰如公子新生迎得人生又几十年。得与失勿重,只取初心那一份,是和尚便是和尚,何必拿走公子的那一份。长清高僧,不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