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历史上清明节是怎么产生的?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1-11-30 13:58   点击:222  编辑:周茂   手机版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祭祖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和中秋节、端午节、春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节日,同时也是踏青郊游的节日,所以清明节是不仅是发扬孝道,而且还是亲近自然。故而清明节是融合自然和人文孝道的。

那清明节日怎么产生的呢?

清明节日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有很多,比如著名的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虽然有如此高的地位,但他曾经却被迫流亡在外。重耳流亡在外的时侯,路过一个非常荒僻的地方,当时并非重耳一个人流亡,他身边还有一些追随他的人,其中就是有介子推。

当他们一行人路过着荒僻的地方时,他们的食物已经吃饭了,那时重耳饿的非常无力,这时介子推看到他的主公重耳受饿心中不忍,于是就把他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然后煮给重耳吃,重耳吃过后,精神得以好转,当他知道是介子推身上的肉食,重耳非常的感动,也因此流下了眼泪。

重耳在外流亡了很多年,虽然他历经磨难,但好在最后还是做了晋国国君的位置,做了晋国国君后的晋文公重耳想到曾经追随他一起流亡的功臣,于是就对他们进行封赏,然而晋文公封赏了很多人,却忘记了介子推。

介子推心里虽然难过,可他又不愿直接和晋文公重耳说,于是他就是带着他的母亲去绵山隐居。当晋文公知道后,非常的后悔,想到介子推曾经割肉,所以晋文公决定重赏介子推。

介子推去绵山隐居,晋文公就带着人去寻找介子推。但是因为介子推在绵山之中,想找到他实非易事,于是就有人献计三面烧山,这样介子推就会从没火的地方出来,晋文公于是采纳了这个建议。

但是介子推面对烧山,他还说没有出来,直到火灭后,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已经在一棵老柳树下去世了。晋文公见到这样的结局,非常难过,为了纪念介子推,于是将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后来晋文公又去了那个地方,发现那棵老柳树又活了过来,于是就将这棵老柳树为“清明树”,同时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当然在传统的节日中,有些都会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附会一些作为起源的传说,而有的传说、说法则是晚于节日出现的。其实清明节的起源和介子推没有过多的关系,清明节在周朝之前已经有了。

而寒食节虽然和介子推有关,却也非为介之推的,寒食节是上古时期的改火旧习流传下来的,寒食节主要有寒食禁火、祭奠先人的习俗,是一个较早的节日。

而清明节则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寒食节的一些习俗,而到了后来寒食节的地位开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清明节的地位得以提高。慢慢的寒食节的一些习俗也被清明节所吸收。

当然清明节除了吸收寒食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节日,就是上巳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主要风俗有春浴、祓禊、踏青郊游等,但是到了后来,上巳节则开始式微。同时清明节的地位也超过了寒食节,而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离的近,所以清明节则吸收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一些习俗。

清明节是礼敬祖先、发扬孝道、慎终追远、亲近自然的节日,清明节也是气节和人文民俗相融合的。所以清明节是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仅有些很强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有很多风俗活动,比如蹴鞠、插柳、荡秋千、植树等。同时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又有些很强的文化内涵,所以古代很多文人也写出很多有关清明的诗词。

比如唐朝的杜牧,就曾写过《清明》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由写出情景、气氛,到写出人物的纷乱心情。再到摆脱这种心情的方法,和所作出的行动回话。

当然除了诗词外,还有很多有关的清明的谚语,比如“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冷,好年景”、“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等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