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鲍菇和葛洪的历史故事?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3-09-03 03:45   点击:2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鲍菇和葛洪的历史故事?

葛洪出生于西晋武帝太康四年,即公元283年,江苏句容县人,葛洪的父亲葛悌曾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做官,吴国灭亡之后做了西晋召陵太守,葛洪十三岁的时候,父亲葛悌去世,这促使葛洪更加勤奋好学。由于父亲过世,葛洪的家庭日益衰落。他认为自己缺乏做官从政的才能,无法通过做官从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他立志为文儒,把著书立说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开始时,葛洪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主导思想,葛洪写了很多文章,都是直截了当针砭时弊,他提出了自己对君道、臣节的认识,也提出了贵贤、任能的政治主张。葛洪很早就对神仙导养之学感兴趣,为此他遍寻图书、探讨真理,他时常不远千里冒着各种危险,力求有所收获,在十八九岁时,葛洪到了庐江的马迹山,遇到了当时著名的方士郑隐,开示跟随郑隐学习神仙之术,以及医疗技术等。开示由儒家思想向道教炼丹派转变。

当时西晋的政局混乱不堪,刚刚年满24岁的葛洪觉得,应当远行避祸,遂来到广州,并结识了南海太守鲍靓,被人们称为神仙太守的鲍靓(亮)也是修道之人。鲍靓见到葛洪后,很欣赏他的才能,不仅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他,还把女儿鲍姑也嫁给了葛洪为妻。

葛洪33岁,从广东返回故乡句容,被当时的司马睿丞相招为府掾(院)。然而此时的葛洪已经看淡名利,并无出世之心,不久便辞官不做,开始撰写(抱檏子)内外篇,后来为了能炼丹以求长生,葛洪再次南下来到广东进入罗浮山修行,

公元331年,葛洪时年48岁,携妻子鲍姑到罗浮山定居,从此未离开过罗浮山,据《博罗县志》记载:晋咸和中,葛洪至此炼丹,从观者众,乃置四庵。他在罗浮山32年,做了3件大事,采药治病、炼丹、著书。正如晋书《葛洪传》记载:在山积年,悠闲修养、著书不辍。

罗浮山又称东樵山,和广东南海县的西樵山齐名,享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盛誉。苏东坡曾在这里作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葛洪治疗狂犬病的方法是免疫治疗的萌芽,为了炼制丹药,葛洪和妻子鲍姑,遍寻深山,寻找草药,青砖砌成面积15平方米的水池是平时洗药的水池。鲍姑从小就和父亲鲍靓学习医术,尤其是精通灸法,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在葛洪的著作中也记录了妻子行医的故事。

晚年的葛洪以致追求长生不死,不过最终他却没能得偿所愿,葛洪卒于何年,有多种说法,不过大多倾向于公元363年,即葛洪在81岁时仙逝,据说,葛洪死之前曾给广州刺史邓岳写了张条子,说自己要远行寻师,克期出发。据《罗浮山志》记载,葛洪羽化时面色如生,身体柔软,举尸入棺,身轻如衣。世人遂认为他羽化登仙了。

二、中山桥历史故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甘肃省兰州市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三、玉带桥的历史故事?

玉带桥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虎山乡,是一座长弧形跨河大桥。清乾隆五年由当地富翁余凤歧募资筹建。

四、云湖桥的历史故事?

云湖河起源于韶山,流经银田寺、通湖桥、水鱼潭、云湖桥、湖江口,汇入涟水,可通木帆。为架通云湖河南北,于云湖河入口处不远建有云湖桥。桥为明成化8年(1472年)盛虎始建,桥长70米,三拱石桥(现为4孔),故名云湖桥。重修于清康熙中及同治初年。桥下首中额嵌有唐式铜镜,上有人物故事及喜生贵子等文。“文革”期间被人取出,今藏于湘潭县文物管理所。桥西,建有焚字炉,桥东建有小集镇,分为上坡与下坡两段,街上有乾元宫庙和数户小商贩,为沟通湘潭、湘乡、宁乡中途之重要集镇。

相传,云湖桥一带,远在明嘉靖年间(1524年—1566年),从灵官庙、北岸、南岸,东至口,湖江口,至古城等地,原为一个汪洋湖泊。据清康熙十九年《湘潭县志》记载:“古云沿湖受乌石四十八泉,灌田四千余亩,四山环绕,潴水不浅,间云气滨蒙,故云云湖。”

五、螺蛳桥的历史和故事?

螺蛳桥,又称“湘黔公路“鹅翅膀”立交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甘溪乡刘家庄相见坡西峰顶。1935年,国民政府为加强对云贵两省的控制,修湘黔公路。筑路时,在施秉与镇远交界处,利用自然地形,修建螺蛳桥。抗日战争期间,该桥为京(南京)滇(昆明)交通线上的重要津梁。1949年冬,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四十九军二四九师一营将桥炸损。195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十七军工兵将被毁的螺蛳桥加以修复。1985年,施秉县人民政府将此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施秉公路段在桥东侧5米处重建了一座新的湘黔公路“鹅翅膀”立交桥。2006年12月30日,原桥禁止车辆通行。

桥由毕业于京都早稻田大学的工程师陈樵荪(贵州大方人)设计。单孔石拱桥,东西向,通高9.2米,拱顶离路面7.32米,矢高3米,净跨6米,桥通长19.2米,桥面宽7.1米。以青料石砌筑,承重20吨。湘黔公路从东向西穿越桥底拱券门,转上螺旋式上升从桥面通过,向西通施秉。大桥券顶上方,横向阴刻楷书“鹅翅膀”3字。桥下方东南200米处,有国民党将领薛岳所题“鹅翅膀”摩崖。湘黔公路“鹅翅膀”立交桥是贵州公路建设史上的第一座立交桥,以中国传统石拱桥建筑技艺因地制宜解决现代工程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

六、南桥的历史和故事?

都江堰南桥可能是中国最美的一座廊桥。

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清光绪四年(1878),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25年重建,桥面加宽。1933年,毗河战争爆发,木桥中孔被拆毁,战后修复时,增建了寨门。桥长约133米,4排5孔,白天开放,晚上关闭。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仍为5孔,长45米,宽10米,正式定名为"南桥"。1979年改建,加高了桥身和通道,仍5孔。桥身为木梁钢筋水泥柱,混凝土桥面,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增饰诗画匾联。不仅保持了古桥风貌,而且建筑艺术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

七、永定桥的历史和故事?

永定桥是滇北通往四川会理、西昌古驿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据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4年),县令许成德将县城由今旧城村迁回今址,垒土筑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建成四墩五孔大桥,原名天虹桥,后以县城永不搬迁之义,改名为永定桥。桥共有五孔,各孔净跨不一,整座桥长23丈1尺,宽2丈3尺。桥上建有桥房20间,中间为人行道,两侧设有廊柜72个,可供商贩摆摊设点。每逢街期(旧历逢3、6、9日),廊柜上摆着各式各样的日用百货,真是琳琅满目。

桥房两端建有高大的牌坊,北端名"凌云天堑"坊,南端名"长虹映碧"坊,雕梁画栋,造形精致,故有"花桥"之称,成为富民的标志,驰名全省。

南端两个桥墩猪嘴上分别建有水宫殿和火宫殿,形成相对之势。

正中猪嘴上立有石雕犀牛,面向上呈昂首嗷叫之态,旧有镇洪泛滥之说。北端猪嘴上建有亭房,一为阅报室,一为"映虹亭"。

康熙贡生杨为秀有吟"映虹亭"诗云:"孤亭临绝间,时见此涟漪。

隔岸千峰出,中流一支柱。打船花雨疾,依褴榔烟迟。忽起伊人慕,遥遥寄所思。"把永定桥的远景和近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八、机投桥的历史、故事?

机投桥最早的名字叫瞿上乡,是因为此地桑蚕业十分发达而得名。关于机投一名的来源,也和当地发达的纺织业有着关系,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地修建了一座精美的石拱桥,石拱桥的桥墩和桥柱外形似织布机的机头形状,并且在桥身雕刻有纺织场景,桥两侧就是繁华的场镇,久而久之人们就取名为机头桥,这就是机投桥最早的来历。直到解放后,由于机头桥一名中的“头”字不雅,于是更名为了现在的机投桥。

机投因为紧邻锦官城、百花潭、锦江,自古以来就不乏骚人墨客及市井百姓宴游赏乐,其文化底蕴深厚。机投在三国时期,境内曾经建有著名的书台坊,相传曾是诸葛亮接待四方贤士的地方。五代前蜀时,蜀皇帝王建曾经在机投建造有皇家花园—梅苑(后称故蜀别苑),当时的梅苑遍植梅花上千株,每到梅花盛开时,香气远飘,蜀王便率百官群僚,宫眷臣仆,来此地赏梅,铺张饮宴,盛极一时。

九、十七孔桥的历史故事?

十七孔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园内最大的桥,由17个桥孔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由于桥孔大小不一,所以桥面有一定的坡度,像一张弓。十七孔桥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神话中的鼍龙状如半月浮游在平滑似镜的水中。

第一次听到十七孔桥这个名字,是不是会会觉得这名字起的很随意,有种应付事儿的意思?难道以桥孔的数目命名,就只是为了告诉人们此桥有十七孔这么简单吗?其实,这看似简单的名字背后寓意深远。

十七孔桥以“九”中分,即从桥东西两端算起,第九孔是中央的大桥孔。而按照古时候的礼制文化,“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象征天、天子或帝王,常常被应用于礼制及皇家建筑之中。例如在故宫内就有9级台阶、9环石砖、9只角兽等;而中央则是最尊贵的方位,属于帝王的位置,《荀子》中的话就印证了这一点:“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颐和园作为封建帝王自家的园林,是供皇帝与后宫佳丽游玩的地方,将桥的中央桥孔设计为第9孔,将桥建成17个孔,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表明桥的尊贵和皇家的威严。

关于这座桥,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为了修建十七孔桥,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都背请来了,这些能工巧匠从房山的大石窝里一斧一凿地开采出了一块块洁白的汉白玉,并历尽千辛万苦将这些汉白玉运到修桥工地。一天,工地附近突然来了一个老者,只听他一声声叫卖:“谁买龙门石!谁买龙门石啊……”工匠们看他那肮脏劲儿,认为他是个疯子,都没有搭理他。

一天下大雨,老者双手抱头蹲在一颗大树下避雨。村西住的老王从这里经过,看见老者那副可怜的样子,非常不忍,便邀请老者来自己家住。一天,老者突然对老王说,“从今以后我就不在您这住了,这一年里,我的吃喝你一点都没有短我,你的恩情我实在无以回报,我也没什么可报答的,就把刚凿好的这块龙门石送给你吧!”

眼看“贺龙门”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可桥顶正中间最后那块石头却怎么都也凿不好、砌不上。负责修桥的官吏就带着工匠找到了老王,量了一下尺度大小,正好合适。问老王多少价格卖,老王这人非常实诚,就说:“我也不要那么多银子,这样吧,那老者在我家吃住了一年,你就给我他一年的吃住费用吧!”

官吏听了,给了老王一百两银子,派人把龙门石搬走砌在了十七孔桥上,那可是一点也不偏一点也不斜,刚刚好,龙门终于合上了!

完工后,众工匠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桥修得可不容易哪!如果没有那块龙门石,皇帝一旦发怒,我们的小命可都没了哇!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工匠突然醒悟过来,对大家说:“工匠师傅们你们都明白了吗?帮我们凿这块龙门石的那个老者肯定是鲁班爷爷下凡,来帮咱们修桥来啦!”此这以后,鲁班爷爷帮助修建十七孔桥的故事,就流传开了。

十、莆田宁海桥的故事历史?

历史传说 “皮比桥兜桥石厚。

”这是涵江地区民众的一句口头语,讽刺人脸皮厚不知羞耻。这是孺妇皆知的一句话。但是宁海桥传奇却不一定众所周知。宁海桥位于莆田市涵江区镇前村与莆田县黄石镇桥兜村之间。北岸古时名宁海镇,所以桥名宁海桥。宁海桥雄踞于木兰溪入海口上,木兰溪分兴化平原为南北洋,宁海桥乃为南北两洋的交通要道。在未建桥之前,宁海桥这个地方是宁海渡,百姓来往要乘渡船,十分不便,而且危险。相传,海中有一条鲤鱼精时常兴风作浪,船翻人亡,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某日,龟山寺僧越浦来此渡口要去南洋化缘。寺僧越浦目睹船翻人亡惨景,两掌合一,口出“阿弥陀佛”之言,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他决心募捐建桥。修建跨海桥,非一日之功。为了做好准备工作,寺僧越浦一边募捐,一边在宁海渡北岸创建吉祥寺为龟山寺下院,作为建跨海桥的落脚点,至今涵江流传一句口头禅:“未有宁海桥,先有吉祥寺”就是讲此事。开工之时,民众欢吉喜雀跃,主动参与,工程进展顺利,一墩一墩的桥墩在海中屹立。面对民众热情踊跃的场面,眼看速度进展快速,寺 僧越浦心中暗自欣喜:桥成民众就不必饱受渡海之苦。自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的十六载春秋的募捐、建造。眼看跨海大桥就要成功告竣时,有一日,天上乌云密布,海面狂风大浪,加上雷雨交加,寺僧越浦和民众的心血毁于一旦。此事民间有一传说,说是海中鲤鱼精作祟所致,此后,行人仍然靠渡船来往。寺僧越浦不气馁,发动全寺寺僧走遍八闽大地继续募捐资金,总结经验教训。他亲自到泉州开元寺请教主持,参观洛阳桥,吸取洛阳桥的 建筑方法。第二次再动工时,寺僧越浦决定把桥址向后移动,选定较好的地质,把桥墩造成船形,经得起海水涨潮和退潮的冲击。此项工程十分艰巨,一则花钱多,二则时间长,所以,难免出现一些不随人意的事情:造桥工场上有人偷材料,寺僧有的外出募捐不出力想溜走。寺僧越浦耐心细致开导大家,他用手指作笔,用海水作墨,在吉祥寺的石柱上写下对联劝善: 施我物必昌偷我物必殃, 入吾门不贫出吾门不富。说也奇,寺僧越浦的字犹如石匠刻在石柱上一样,入石三分,民众和众僧都感到惊奇,自此,工地的材料无人敢偷,众僧无人敢离开吉祥寺。又经十载的苦心,桥终于快建成了。一日,鲤鱼精又来兴风作浪,摆起鱼尾,想扫掉桥墩。正当鲤鱼精作祟之时,观音菩萨现在空中,制服了鲤鱼精。为了纪念观音菩萨相助之功,民众修了一座观音亭,亭中的观音手中不是拿甘露瓶,将甘露洒向人间,而是手提一条红鲤鱼,灭了祸孽,桥很快就建成了。这座全长225米,宽5.8米,高约10米的大石桥,工程非常艰巨,那75块巨大的石梁架在14座船形的桥墩上,如长虹卧波,极为壮伟。这 座石梁式大桥的两墩之间净跨径8.8米至11.8米,比我省著名的五里桥和洛阳桥的跨径还大,保持着宋代桥梁建筑的风格。宁海桥建成之后,成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人称“宁海初日”。初日到处有,而在宁海桥上观看始足称奇。当你候于桥上,东方渐白,朝 霞映空,兴化湾海天相接处金光闪烁,水天俱赤,一轮晓旭,大如箕头,滚滚跃跃,喷薄而出,海湾碧波,顿成红浪,宛如朱帛铺地,直达桥下,“衔塞桥孔之间,驾石梁而上”,气象万千,蔚为奇观。这一奇观他处不可得见,此正是宁海初日的特点!古人有诗云:“天鸡催落潮,澎湃撼桥石,破门涌金轮,洗出海天赤。” 宁海桥景观图片 龟山寺僧越浦修宁海桥被冲毁之后,到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兴化府同知徐则敬聘灵云寺僧湘江修桥,立址重建,十多年才修成,后又历经翻修,才成为如今所见的宁海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