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武牧羊苏武的目的?

130 2024-08-30 12:53 admin   手机版

一、苏武牧羊苏武的目的?

苏武牧羊原因何在?苏武留胡节不辱,苏武牧羊是为了向敌人显示自己的气节。

苏武牧羊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苏武被迫在遥远的贝加尔湖放了十几年的羊,始终思念故土,不忘大汉朝。千百年来,“苏武留胡节不辱”的故事不仅被写进了史书,还被写进了教材,写成了歌谣、戏剧,被人传颂千古。无数的史学家都认为,苏武是汉朝以来最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可是,关于苏武牧羊的详细情况,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

苏武是汉朝人,他为何跑到了千里之外的少数民族地区?他在汉朝是怎样的身份?为什么要到塞外去放羊?他只不过在贝加尔湖放了十几年羊而已,又为何被众多的史学家所称颂?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一切,还要从汉武帝当政时期说起。

汉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朝在他的统治之下国富民强,一片繁荣。只是,北方的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一直以来都是汉武帝的心病。匈奴当年被著名的将领卫青和霍去病打败之后,元气大伤,与汉朝和平相处了一段日子。虽然口头上一直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可私底下还是对汉朝虎视眈眈,有所图谋。

当时,匈奴与汉朝有互派使者拜访的习俗,但匈奴无缘无故扣留了一些汉朝的使者,作为报复,汉朝也扣留了一部分匈奴的使者。双方名义上和好,暗地里却是相互钩心斗角,争斗不断。后来,匈奴的单于去世,由他的弟弟且鞮侯单于接替王位,这个且鞮侯单于担心汉朝会在他刚刚即位立足未稳的时候出兵收拾他,就决定要抢先一步向汉朝表示友好。他首先释放了所有被扣押的汉朝使者,又派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护送这些汉使们回汉朝,他的书信写得非常谦虚恭敬:“汉武帝,您是我的长辈,我们匈奴作为晚辈,怎么敢对长辈大汉朝不尊敬呢?”总之,净挑好听的话说,说得汉武帝心花怒放。因为古人都提倡“化干戈为玉帛”,这种化敌为友的事情,对于汉朝的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于是,汉武帝立即决定放回此前被扣留的匈奴使者,还要再派一大批使者前往匈奴,去化解双方几十年来的恩怨,友好相处。苏武,正是这批使者的负责人之一。当时的苏武是汉武帝的贴身侍从,专门负责掌管汉武帝的马厩以及平日打猎所用的弓箭武器等,深得汉武帝信任,因此被委以重任,出使匈奴,负责这件重要的外交大事。

苏武带着自己的副将张胜、常惠率领使团浩浩荡荡出发了。但他不知道,自己长达十几年的苦难将从此开始。苏武本以为自己带着汉朝的礼物和汉武帝的亲笔书信,以及归还的匈奴使者,会顺利与且鞮侯单于会面并完成使命,然后很快回到汉朝复命。可谁知道,刚刚到匈奴就出了岔子。

原来,在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叫卫律的汉朝的使者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这个卫律有一个部下叫作虞常,一向对卫律很不满,而虞常又碰巧跟苏武的副将张胜是好朋友,他趁着这个机会私下找到张胜,说自己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心里很牵挂,愿意出力除掉汉朝的叛徒卫律,希望汉朝能多照顾他的家人。张胜这个人好表现,想暗地里完成这件大事出个风头,便私下跟虞常商量了一个杀掉卫律的计划。更过分的是,他还想抓且鞮侯单于的母亲带回汉朝做人质,以此要挟匈奴。苏武摊上这么一个胆大妄为的副将,也算是倒霉。张胜这个欠缺考虑的计划,最后肯定不能成功,他不仅没有杀掉卫律,反倒让虞常被且鞮侯单于抓住了。

无奈之下,害怕承担责任的张胜才把这一切都告诉了苏武。苏武得知自己的手下捅了这么大的娄子,匈奴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对张胜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是无法挽回了,我身为汉朝的使节,要是被匈奴人严刑拷打,等于是丢了我们汉朝的脸,还不如及早自我了断。”说着就要拔刀自杀,手下的人连忙劝阻。

虞常被匈奴人严刑拷打之后,供出了自己与张胜合谋的事情。张胜贪生怕死,很快也投降了。苏武作为张胜的上司,自然脱不了干系,且鞮侯单于大怒之下要杀掉苏武,后来在大臣的建议下又改变主意,要苏武投降匈奴。苏武大义凛然地拒绝了:“我是大汉朝的使节,如果丧失气节投降了匈奴,即使我保全了性命,还有什么脸面面对自己的国家呢?又有什么脸面回去见乡亲父老?”说完,立刻拔出佩刀自刎,且鞮侯单于的手下急忙上前阻拦,此时的苏武却已受了重伤。且鞮侯单于敬佩苏武的气节,命医生给苏武治伤,想尽一切办法威逼利诱苏武,想要让他投降匈奴。结果,都被苏武拒绝了。恼羞成怒的且鞮侯单于不甘心放苏武回去,就把苏武流放到匈奴最北边的北海去放羊,他告诉苏武:“什么时候你放的羊生了羊羔,我就放你回归汉朝。”但卑鄙的且鞮侯单于给苏武的全部都是公羊,这明摆着就是永远不让苏武回汉朝。

匈奴的北海就是如今的贝加尔湖一带,荒凉而且寒冷。苏武独自一人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放牧,饥寒交迫之下,却始终拿着象征自己汉朝使者身份的符节,以表达自己对汉朝的思念和忠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者符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他还是在这片荒凉的地方牧羊。且鞮侯单于死了以后,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作对,又派使者来求和。这时候,汉武帝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对使者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和汉昭帝都信以为真。幸好,当初与苏武、张胜一同被扣押在匈奴的副将常惠,私下买通一个匈奴的使节,把苏武还活着的消息传回了汉朝。

于是,汉昭帝派遣使者给单于传话:“匈奴既然真心同汉朝和好,就不该这么没有诚意。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以为真的是苏武的气节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于是答应把苏武放归汉朝。

苏武在匈奴19年,从当初被汉武帝信任派遣出使匈奴,到受自己的一个副将牵连而被匈奴扣押;再到孤身一人在荒凉的匈奴北海放牧羊群十几年,饿了就吃野草,渴了就喝雪水,受尽苦难;最后被自己的副将报信搭救而得以回归故土,可谓是一波三折,经历了种种磨难。苏武当年出使匈奴的时候是40岁,带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可如今却只剩下副将常惠。他们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老百姓都出来迎接。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已经失去颜色的符节,没有一个不感动的,说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汉昭帝也重赏了苏武,后来苏武去世,当时的汉宣帝把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足见汉朝对苏武的尊重。

后世大都知道苏武被困匈奴牧羊19年的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其中的细节和原因。在一个个偶然或者必然的事件之中,苏武凭着自己心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终于坚持到了回归故土的那一天。相对于投降匈奴的使者卫律,以及贪功又怕死的副将张胜来说,苏武用自己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证明了自己的伟大人格,也征服了当时的百姓和后世的人们,成为坚持民族气节的楷模,苏武的这种精神将会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名垂千古。

风餐露宿,牧羊北海边,十九年如一日,苏武不弃符节。

二、苏武牧羊是哪个皇帝?

苏武牧羊是汉朝汉武帝到汉宣帝时候的故事。

苏武牧羊简介: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汉武帝之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三、苏武牧羊原唱是谁?

原唱是著名秦腔老艺人高万言

一、秦腔苏武牧羊原唱?

《苏武牧羊》是一出家喻户晓的秦腔传统剧,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歌咏了苏武的高风亮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原唱是著名秦腔老艺人高万言饰演苏武。苏武著名唱段有:

忍不住伤心泪痛哭伤怀。

为国家来讲和免受灾害,

谁料想北番主巧计安排。

他命那卖国贼把我款待,

他要我投降北国与他当奴才。

我岂肯背叛祖国贪图荣华自安泰,骂的那卖国贼子一个一个头难抬。不投降他将我囚至北海,

强逼我牧羊郊外来。

身上无衣又无盖,我冷冷清清,清清冷冷饿难挨。

我有心将身投北海,诚恐落个无用才。

没奈何忍饥受饿冒风披雪暂忍耐。

二、李娜苏武牧羊分几部分?

苏武牧羊》的层次划分

第1节介绍了苏武接受汉武帝的派遣,出使匈奴。从汉武帝“亲自”将旌节交给苏武和苏武“恭恭敬敬”地接过旌节,可以充分感受到旌节代表国家,意义重大。

第2-5节是文章的重点,具体记叙了苏武被匈奴王扣留后的经历。课文是分三部分来写的:以死抗辱、怒斥叛臣、荒漠牧羊,条理十分清晰。而作为国家象征的旌节,苏武始终将它握在手中。面对匈奴王的翻脸诬陷,苏武手握旌节,抽刀自尽。面对投降匈奴的卫律的利诱,苏武手举旌节,义正严辞。苏武在北海牧羊时,就与旌节为伴,始终盼望着有回到祖国的那一天。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令人回肠荡气。

课文最后一节写了苏武历经19年的坎坷,回到祖国时,受到了成千上万群众的迎接。人们看到苏武怀里紧紧揣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旌节时,没有一个不感动,没有一个不落泪的。人们被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所深深震撼。

三、苏武牧羊蒋荫棠原文注音?

yáng

[

liǎng

hàn

]

bān

zhī

zhōng

xié

bái

chán

chán

xiáng

zhī

nǎi

yōu

zhì

jiào

zhōng

jué

yǐn

shí

tiān

xuě

niè

xuě

zhān

máo

bìng

yàn

zhī

shù

xiōng

wéi

shén

nǎi

běi

hǎi

shàng

rén

chù

shǐ

使

nǎi

guī

bié

guān

shǔ

cháng

huì

děng

zhì

suǒ

zhì

hǎi

shàng

lǐn

shí

zhì

jué

shǔ

cǎo

shí

ér

shí

zhī

zhàng

hàn

jié

yáng

cāo

chí

jié

máo

jìn

luò

四、《苏武牧羊》的词作者翁曾方是什么朝代的人,谁能介绍一下他的生平吗?

翁先生祖籍山东蓬莱,1888年与吴佩孚同场中秀才,名列第一。后来跟美国博士学习英语、数学、物理等。1906年,经蔡元培先生的推荐,受吉林参谋处之聘,到该处谋略科任职,并兼吉林测绘学堂数学教师,后来奉命赴外兴安岭测绘国界、地图。苦战三年,足迹踏遍林海雪原,沙俄边吏多次偷移界碑,他多次提出严正抵抗,沙俄边吏随将其掳去被囚。他持中华民族气节于不辱,忠贞不屈,义愤填膺!回忆苏武当年在北海牧羊,心存汉社稷之铁石坚心。初写《苏武牧羊》一词,借以自勉。 后经交涉回国至原籍。1912年,经美国博士推荐,受烟台益文学馆(今烟台二中)之聘,到此任教。1922年,吴佩孚遍寻才学过人的同乡、同学翁曾坤,寻找到后,立即请去相见。同年,翁在妻子去世后,离开烟台益文学馆,去洛阳某公署参谋处任教官。 1923年,吴佩孚五十寿辰,属下要为其做寿,吴以国家内忧外患而不肯,翁先生很赞同并提出:内部割据,外要共管,休养生息,富国强民为上。而当时巡阅使曹琨阴谋当总统,便极力主张做寿。由于吴为曹之部下,不得已。当时,就有人献上“寿歌”一首,阿谀奉承,俗气十足。吴一气之下,撕个粉碎!并让翁考虑歌的问题,翁先生即将在被囚所写的《苏武牧羊》作整一下,交给吴。吴读后,备极赞赏!认为歌词深具爱国意义,即令军乐队谱曲。由于歌曲低沉、悲壮,很好地反映了歌词的内容,加上吴佩孚的大力推介,《苏武牧羊》很快唱遍全国,并一直流传至今。

四、苏武牧羊戏词?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五、苏武牧羊朝代?

苏武牧羊讲的是汉朝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的故事。

六、苏武牧羊原文?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其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七、苏武牧羊原唱?

原唱是李娜 

在背境的烘托下,李娜不断婉转向上升,越唱越高,将苏武流放异域十九年的悲凉一股脑倾泻出来,你可以看到,到最后几个极高音,高到让人无法想象,按制作人说:这简直不是人能发出来的声音。

八、苏武牧羊意思?

意思是:

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成语出处: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苏武等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由于汉朝降将鍭侯王的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劝其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坚决不降,被迫沦为匈奴的奴隶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后才回到汉朝。

《苏武牧羊》赞扬了苏武面对威逼利诱忠心耿耿,不畏强权,忠贞不屈,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的精神。

九、苏武牧羊。诗?

苏武牧羊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苏武在匈奴被囚禁期间的故事。目前我们所知的“苏武牧羊”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并没有直接涉及苏武牧羊的内容。不过“苏武牧羊”的故事常常被中国文人引用,被借用以表达忠诚坚贞的精神。

十、苏武牧羊故事?

讲的是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并被威逼利诱。匈奴人把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在此期间一直手持汉朝符节,他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始终持节不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