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创造了仁宣之治的明朝皇帝,为何被黑成蟋蟀皇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7-24 03:28   点击:52  编辑:万韦   手机版

我是“醉观沧海”,我来分享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人们之所以将创造“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朱棣的孙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黑成蟋蟀皇帝,其实也没有什么恶意,无非就是一种猎奇心理。喜欢蟋蟀只是明宣宗的一个小爱好,被人们过分放大了而已。

让我们来看看,我这样说的几点原因,并非是想为明宣宗正名,而是从真实历史来看,他确实没有玩物丧志。

首先:喜欢蟋蟀,只是下朝以后的娱乐活动明宣宗朱瞻基确实喜欢蟋蟀,这个不可否认。但是,这个只不过是人类的一个小爱好。在当时,有的人喜欢武术,有的人喜欢读书,有的人喜欢听曲,所以喜欢蟋蟀和上述爱好一样,只是娱乐活动,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值得上纲上线的。

其次:喜欢蟋蟀,并没有影响治理好国家虽然喜欢蟋蟀,但明宣宗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于是,他日夜批改奏折,且外出时还要与农名攀谈,了解民间疾苦。平日里,他生活节俭,并且号召公里的妃子们也节俭度日,并且把一副织女织布的画挂在宫中,告诫妃子们要知道劳动的辛苦,让他们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所以,喜欢蟋蟀,并没有影响朱瞻基去治理国家。

最后:喜欢蟋蟀,这个小爱好被后世清人所黑化之所以现在人们提到明宣宗朱瞻基后,除了“明宣之治”外还会想到“蟋蟀皇帝”,主要是由于后代清人的描述,经过他们的描述,似乎明朝皇帝里就没有一个是正常的。朱棣成了杀人王,朱瞻基成了蛐蛐皇帝,还有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无非就是通过黑化明朝皇帝,来讨好清朝的皇帝而已。

问题总结: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明宣宗朱瞻基,喜欢蟋蟀,那只不过是下朝之后的一个小小的娱乐活动,就跟现在欧美国家总统下班去打个高尔夫一样,再简单不过了。再加上,朱瞻基本身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一起创造了“明宣之治”,所以引得后来的清人有嫉妒心理,难免对其进行黑化,似乎逗逗蛐蛐就成了玩物丧志了。

感谢邀请,我是猫叔,很荣幸为您作答。

如题,之所以明宣宗被人戏称为“蟋蟀皇帝”,简单点说,就是因为他喜欢斗蟋蟀游戏。但是,要真的称之为“蟋蟀”皇帝,有点抹黑之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爱好,皇帝也不例外,只要这个爱好不影响朝局的稳定,不给天下造成很大的负担就可以,宫廷里面如此封闭,找点娱乐活动自然没什么不妥。

假如硬生生地给他按上一个“蟋蟀”皇帝的称号,那么,明宣宗还喜欢古琴,喜欢书法,喜欢山水,为何不称之为古琴皇帝呢?说白了,是因为蟋蟀的戏称更加吸引眼球,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罢了。这都是清代文人为了拍当朝的马屁,对前朝皇帝采取的抹黑战术,以此来讨好统治者罢了,权当一乐。不过,既然题主问起了“蟋蟀”,那么,我们还是说说明宣宗和蟋蟀的故事。

蟋蟀又称促织,能鸣善斗,饲养历史非常悠久,也不是明宣宗所独享。沈德符在其《万历野获编》中曾对此事有过这样的描述: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这个记载曾经引起不少人的争议,认为也是抹黑明宣宗之词,事实上,宣宗确实喜欢蟋蟀,我人为没什么需要隐瞒。因为,随着考古的进展,确实发现了不少宣宗时期的蟋蟀罐,其中不少都是青花瓷作品,外形精美。史梦兰《宫词》中曾写道:

秋生满院月黄昏,香进熏炉闭殿门。

欲试江南新进种,罗巾轻拭戗金盆。这里面所说的戗金盆就是蛐蛐罐的一种,是宫中特有,精细绝伦,流传极少,也从侧面反映出明宣宗对江南蛐蛐的喜爱。

自古以来,常常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明宣宗喜欢蟋蟀,也带动了民间斗蟋蟀的热情,这个游戏的规模一下子就提升了档次,成了一个风行一时的游戏。

要说斗蟋蟀对民间有没有伤害,答案是肯定的,在那种封建集权的体制下,由于明宣宗对蟋蟀的喜爱,必然带动大家争相进贡,以至于平日里鲜有关注的蟋蟀身价大涨,给民间造成了一定的打扰。但这并不至于荒废朝政。

总体上看,明宣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仁宣之治”说是仁宗开创,事实上,仁宗皇帝在位时间很短,大部分的盛世时间都是宣宗统治期间。加上宣宗皇帝在位时,明朝尚且处于初创,朱元璋和朱棣的勤政之风影响力还很大,所以,宣宗虽然爱玩,事实上也是比较有限度的,基本上能保持游乐有度,斗蟋蟀的事不应过度夸大。

才疏学浅,不知能否言辞大意,姑且算作一个回答吧,还请多多斧正。

喜欢考古,喜欢历史,欢迎关注猫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