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佛经里被称为王的经书有好几部,如《华严经》《妙法莲花经》《楞严经》《无量寿经》,我有时也纳闷到底哪一部才是诸经之王呢?
很遗憾的是小女子我资质不够慧根微浅,无法做到契入大觉世尊的无上妙智,更没机缘和时间博览群经。
可是依我的理解古代高僧对译经是非常严谨的,哪怕一字都不会译错就是怕遗害后来学佛人走入歧途。译经是翻译不是写经,能被赞叹成为经王的肯定是一部大的圆满的佛经,在义理上一定是具有总慑一切义的含藏一切法理的经典。《华严经》我在书店略略看过,只觉得它光芒万丈不是我能理解的,
《妙法莲花经》被喻为佛陀的顶上摩尼宝珠,我只读过一遍,当时还发愿世世护持此经,这部经也是成佛的经典,破除了小乘人的法我二执,让小乘人相信自己也能像大菩萨那样成为无上妙觉。
《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全称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我最近也在学习此经“这部经称为佛顶说明其份量之重含义深广,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理解。彻底摒弃了意识心下的那种止观,用舍识用根的方法去观照一切。
《无量寿经》是我本宗修学的要经,佛在此经中称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又称“与此经中生导师想。”可见此经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高僧们之间是否因沟通不畅才这样说的,但是我明白高僧大德们能下这样的断语足以证明这部经的高深程度。具足一切方显含义深广,义理圆融才能尊为经王。
这个问题建议从宗教和世俗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从宗教角度来理解,所有佛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四个字,既然都是佛祖说的,那就不存在沟通障碍的问题了,据现存最早文字记载的佛经,藏在斯里兰卡,用巴利语写的《尼加耶》(大体相当于我们的阿含经)中记载,佛祖在世时没有说过那部经是经中之王,想想也是,释迦摩尼是王太子出身,老人家连真正的王位都能放下,又怎么会指定那部经是经中之王呢!?
从世俗角度来理解,佛教诞生已经两千多年了,不同时代僧侣们传教的方式不同,不要说今天的佛法僧和佛祖时代有所不同,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的佛法僧和释迦摩尼时代也是有所不同的,但他们对佛思想基本的理解没有变,都强调缘起性空,因缘和合,都修常乐我净。所谓的经中之王,如《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他们开始弘传的年代不同,有的相差几百年,但在这部经开始弘传的时代,大约是当时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世人称之为诸经之王!
如,法华经也称《妙法华经》,从西晋开始流传,到后秦鸠摩罗什译出完备的七卷本,后来成为天台宗依据的主要经典,在当时《法华经》是一部集大乘佛教主要思想于一体的佛经,所以世人称之为经中之王!
最后说一句,不要以为学完一部经中之王就成佛了,慧能大师因为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觉悟了,他老人家可没看那么多佛经!你现在手不释卷的那本经中之王,也许释迦摩尼都没见过!
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大德高僧被认为死后成佛?
中国也包括西藏对不对?
那么,几位藏族祖师是确认成佛的——比如米拉日巴尊者,比如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选择死后在中阴身示现成佛)。
这些都符合题主的要求。
这里,就单独讲一讲藏传佛教中出名的励志人物,米拉日巴尊者吧。
米拉日巴尊者这是一位出名的“励志”人物。
有多励志?
——他曾造下极大的恶业,杀了几十个人。但却以极其精进的修行,不仅忏悔成功,还一生成佛。
他有多精进?
——独自在山洞闭关数十年,忍饥挨饿,最饿的时候,以荨麻充饥,吃得身体都变成了绿色,瘦骨嶙峋。
所以画他的唐卡,是这样的:
写实一点,大概是这样:
公元1040年,米拉日巴尊者出生于贡塘(今西藏吉隆以北)。
他的家境,原本很不错。父亲是经商的,家里又有成群的牛羊和大片的耕田。
幼年的米拉日巴,堪称一位口含银匙出生的富二代。
据说,他和妹妹,身上经常挂着许多金银首饰,看起来富丽极了。
但人生,是很无常的。
在他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尽管父亲留下遗嘱,把家产全部留给母子三人,并指定米拉日巴“子承父业”。
但是贪婪的伯父和姑姑,却联手侵吞了他们的家产,并把母子三人逐出家门。
年轻的寡母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女,沦为乞丐。
她的心被仇恨浸透,一直叮嘱儿子长大后要复仇。
就这样,长大后的米拉日巴,为了报仇雪耻,去学习了苯教的咒术。并用咒术杀死了伯父和他的家人眷属,一共30多人。又召来冰雹,毁坏了全村的庄稼。
但是,米拉日巴终究是一个良善的青年。
逞一时之快,做了这些恶事。他的良心受到了谴责,更清楚这些恶业会召感来极大的苦果。
为了忏悔自己的恶业,他改信了佛教,拜噶举派的祖师玛尔巴大师为师。
玛尔巴大师 ↓
玛尔巴大师,知道米拉日巴是一个好苗子。
也知道这个好苗子造下了极大的恶业。
为了冶炼他,玛尔巴大师采用了种种看起来匪夷所思的训练法:
从来没有好脸色。
动辄又打又骂,甚至用皮鞭乱抽一气。
还让他背石头修建碉楼,不准任何人插手。每一次修好,都会找个借口,让他把这栋碉楼拆掉,再重建。
就是始终不给他传法。
米拉日巴到最后,都绝望得打算自尽了。
他不知道,看着自己每天搬运石头,刚刚结痂的脊梁又被磨破,身上到处是难以愈合的疮口,脓血并流,玛尔巴大师常常背地里为之流泪,当面待他仍像个凶神恶煞。
终于,在这样的磨难中,米拉日巴被冶炼成了一个能接受高深大法的“法器”。
于是,玛尔巴大师历时数年,将全部修法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学成归来的米拉日巴,已经看透了轮回,他进入深山老林,以荨麻为食——这是一种长满刺的植物,一旦被刺中,人就会像被火烧一样剧痛。
在隐蔽的山林中,他极为精进地苦修了九年,终于“即身成佛”,获得了如佛陀一样的佛果。
他摄受的弟子,也开枝散叶,遍布西藏。
藏传四大教派之一的“噶举派”,就是米拉日巴尊者的法脉传承。
你们熟悉的“大宝法王”,就是米拉日巴的N代徒孙哦。
米拉日巴大师。
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以苦修著称。
从古至今,他被藏族人认可为“即身成佛”的典范。
后十一世纪至今,做为一位法道行者的榜样,他已经启发了无数世代的出家众与在家众。
最典型的大德高僧成佛就是坛经中的慧能大和尚。
佛教中,经典都如来佛说的。慧能肉身成佛,他讲的话,也被佛教徒尊称为经。从此禅宗,就是地道的中国佛教,佛教中国化了。
慧能大和尚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一首偈语。
故事是这样的:
五祖的年龄大了,有心选一个传法之人。就召集弟子,要他们将多年证悟的结果写成偈子,他将从中看谁真正悟道,并将衣钵传给他。 大弟子神秀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衣钵传承之人的。于是,很多人争着去看他的偈子:
身如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这样的偈子引来一片叫好之声,可是多年在后院做碾米、打水的杂活的慧能却说:“这篇偈子还行,但未真正悟道。”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
慧能说出了他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五祖将衣钵传给了慧能,说:“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