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言文清代名人轶事?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9-30 21:41   点击:206  编辑:杜政   手机版

原文: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相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旨道边酒泸,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天所疑乃已.马上天事,就据鞍默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后,亦无悔也.经亲至此,宜所旨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翻译顾炎武(字亭林)先生从小到老都手都没放下过书(形容极爱看书,学习勤奋)出门就带一两匹瘦弱的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障、城、亭、燧,都是古代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写在纸上详细的记下来,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认识(默颂经典太投入,没有注意到其他事),有的时候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掉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清朝历代皇帝的顺序是什么?

关外两帝:天命 天聪
关内十帝: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为?

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庙号” “谥号” “尊称”以外,有些帝王还有“特 称”。如宋代皇帝的“特称”叫“官家”, 明代皇帝的“特称”叫“老爷”。

至于清代帝王“特称”为什么叫 “老佛爷”?这是因为女真族首领最早特 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珠” 的转音,是“佛爷” “吉祥”之意。因 此,女真首领历代相传,特称谓“满 柱”。后来,有的显赫家族,世居高位的 首领,起名就叫“满柱”。所以清代建国 以后,将满语“满柱”汉译为“佛爷”, 成为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

清朝历代皇帝有什么样的简介?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历代的驿传与名人都有哪些?

  

中国的驿传历史悠久,因而与之有关联的名人轶事也不少。现在我们摘录一

些介绍给大家。

1。 曾为委吏的儒学创始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孟子》记

载,他年轻的时候,曾担任过“委吏”这样的官职。
  据考证,“委吏”是当时在交通干

线上负责为过往使者和宾客准备饮食和柴草的小官吏,相当于后来的驿长、驿丞。

2。 英雄末路乌江亭——项羽

乌江亭是今安徽和县境内的一所再普通不过的驿站,却因为一位不世英雄而

载入历史,又因为京剧《霸王别姬》而家喻户晓。
  当然,这位英雄便是西楚霸王

项羽。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刘邦与韩信、彭越军会师垓下(今安徽灵壁

东南),40万大军将只有10万人马的项羽围困起来。项羽指挥军队左冲右突,均

告失利。入夜,在四面楚歌声中,这位起兵以来所向披靡、曾在灭秦之战中立下首

功的西楚霸王不仅潸然泪下。
  他面对心爱的虞姬和神骏的乌骓马慷慨悲歌:“力拔

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然而,项羽毕竟还是项羽。悲声过后,他便亲率800壮士出战,突破韩信布下

的十面埋伏阵,退到乌江边。这时,乌江亭的亭长已带人备好了船只,准备接应楚

军将士过江,以图东山再起。
  项羽立马乌江边,看着身边这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将

士,想起起兵时5000儿郎竟没有几个能够生还,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

刎,年仅三十一岁。

项羽的自刎给漫漫驿路抹上了一层重重的悲剧色彩。

3。 亭长出身的皇帝 ——刘邦

“委吏”中出了个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已经足以使驿人自豪了,而更有甚

者的是,汉高祖刘邦也是驿人出身。
  

刘邦,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起兵前曾担任过该县的泗水亭长。据说,

秦时的亭长还负有管理户籍等一些其他的任务,但负责驿传肯定是其主要职责。

亭长出身的刘邦很有雄心壮志。他年轻时,曾到咸阳服过徭役,有一次看到秦始皇

的威武仪仗,驻足良久,叹息道:“大丈夫当如此也!”

在40岁的那一年,刘邦终于怒斩白蛇,起兵反秦^消灭秦朝后,被封为汉中

王。
  后来,又还定三秦,东向与项羽争霸。经过两年多的楚汉相争,终于击败项羽,

建立汉王朝,亭长出身的刘邦当上了皇帝。

4。 驿传飞报震京华——张衡和他的风候地动仪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精机巧,作浑天 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著作,对天文学、数学有很深的研究。
  此外,他还设 计、制造了世界历史上第一台测知地震的装置——风候地动仪。

张衡的风候地动仪制成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形似一个巨型的酒尊,中间 有一根柱子,外面有八条龙代表八方,龙首向下,口含铜珠,下面有八只张着口的蟾 蜍。如果发生地震,则机关发动,相应方向的龙便会吐出铜珠,落人下方的蟾蜍口 中。
  风候地动仪制成之初,人们对它是将信将疑。

有一次,西方的龙吐出铜珠,而其他方位的龙则没有动静,这表明西边某个地 方发生了地震。然而,京城洛阳附近并没有丝毫震动的感觉。于是,京城内议论纷 纷,人们都认为风候地动仪的推测不灵验,甚至对张衡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怀疑。
  

几天以后,驿传快报到了京城,说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与风候地动仪测知 的时间、方位完全吻合。一时间,京师洛阳为之震动,大家均对风候地动仪的神奇 佩服不已。正是驿传送来的消息,宣告了张衡风候地动仪的成功。

5。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明皇与杨贵妃

唐代有“诗圣”之称的著名诗人杜甫,以善写咏史诗闻名于世。
  他有一首五言

绝句是这样写的: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篇枝。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愁。

诗中记述的是东汉年间的事。汉和帝时,通过驿传从南海运送龙眼、荔枝到京

城洛阳,驿马日夜兼程地运送,人马疲累倒毙或遭虎狼毒害,死亡者不绝于驿路。

后来,地方官不断上书陈状,和帝才被迫下令停止。
  杜甫写这首诗当然不是单纯地

咏史,而是为影射现实而作。对此,杜牧的另外一首诗则直言不讳地写道: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原来,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贵妃杨玉环特别喜爱吃新鲜的荔枝。玄宗为讨美

人欢心,竟下令通过驿传从岭南(一说是蜀地,即今四川)运送新鲜荔枝。
  为保持

蒸枝的新鲜,沿途驿站马不停蹄,驿路上风尘滚滚,使人误以为正在传送紧急军

情呢!

当时,玄宗在距长安约80里的郦山建有行宫,经常与杨贵妃在那里居住。杜

牧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驿马从长安运送荔枝到达郦山行宫时的情景。

在这里,作为国家军政通信的驿传,竟成了皇帝及皇室成员追求奢靡生活的工

具。
  封建皇室的荒淫由此可窥一斑。当然,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到唐代驿传的效率

很高,它在以后平定“安史之乱”中有效地保障了唐朝军队迅速地传送军情,为最

终削平叛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有趣的是,吃惯了驿传运送的荔枝的杨贵妃,最后却死在驿路上。安史之乱爆

发后,唐玄宗携杨玉环逃出长安,住宿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
  

第二天,担任护送任务的将士哗变,要求处死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杨玉环之堂

兄)。由于担心杨玉环事后报复,因此要求玄宗将她也一起赐死,否则就不再前进。

就这样,这位色可倾国的绝世美人在马嵬坡香消玉殒了。

6。陈桥驿黄袍加身——赵匡胤

唐朝灭亡后,经过五代十国数十年的分裂局面,宋朝终于重新实现了统一。
  而

宋朝的建立,也与驿传有着一些联系,陈桥驿这一唐代留下来的普通驿所便是北宋

开国皇帝一一宋太祖赵匡胤的发祥地。

后周政权的一代明君周世宗柴荣去世后,七岁的柴宗训即位,是为恭帝。由于

皇帝年幼,军政大权便落在了禁军统帅赵匡胤手中。

公元960年正月,汴梁(后周都城,今河南开封)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气氛中,鞭 炮齐鸣,彩灯高照。
  突然,流星快马飞驰进城,传来北汉勾结契丹进犯边境的消息。 恭帝于是命赵匡胤率军出征,北上御敌。其实,所谓“北汉勾结契丹进犯”,仅仅是 赵匡胤为发动政变而制造的一条假情报。

大军从汴梁出发,到城北20里的陈桥驿便停了下来。当晚,赵匡胤、赵普、石 守信等人便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闹剧。
  接着,赵匡胤回师汴梁,不费吹灰之 力便夺取了后周政权。为了纪念这一“黄袍加身”之地,赵匡胤还将陈桥驿改为鸿 烈观,命道士主持,享受四时香火。清人查初白曾写诗记这一事件:

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

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加身。

7。
  承恩一诺九驿通——奢香夫人

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统一贵州后,朱元璋任命贵州水西地区的葬族首领 霭翠为贵州宣慰使。1381年,霭翠去世后,他的妻子奢香继任其职。这时,明朝已 统一云南,正积极着手各项建设,驿传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明政府派往贵州的都指挥使马晔却专横跋扈,置明政府团结少数民族、 维护安定局面的政策于不顾,不但找借口侮辱、鞭打奢香夫人,还打算挑起事端,将 其管辖的地区改为郡县。
  马哗的行径激化了民族矛盾,水西地区的48部土司联合 起来,准备反抗。一时间,剑拔弩张,形势十分严峻。

这时,彝族的另一首领、管理水东地区的宋钦夫人感到事态的严重,她从大局 出发,一面制止土司的行动,一面进京向朱元璋报告事情的真相。随后,奢香夫人 也来到南京,告发马晔。
  

朱元璋与皇后亲自接见了奢香夫人。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朱元璋立即派人召 回马晔,列举罪状,将其斩首示众。对此,奢香夫人十分感激,除表示要世世代代忠 于明朝外,还答应组织力量,协助修建从贵州如川的驿路。

当时由贵州入川,必须经过贵阳西北的万山丛中(在今修文县境内),其间只 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交通十分不便。
  奢香夫人返回贵州后,马上自出资金,组织 力量开山筑路。这条道路全长600华里,自贵阳城西40里始,共设威清、龙场,陆 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雅、归化九个驿站,合称龙场九驿。龙场九驿的修建, 不仅对有效沟通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军政交通、通信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 民族的团结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96年,奢香夫人去世。朱元璋专门派使者去参加葬礼,追封其为“顺德夫 人”,以表彰其在修筑驿路上所做出的贡献。时人吴国伦还作了一首《奢香驿诗》, 歌颂这位鼻族妇女修建龙场九驿的功绩。全诗如下:

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

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刊木穿蒙茸。
  

至今承平二百载,柯样焚道犹同风。

西溪东流日齿齿,呜咽犹哀奢香死。

中州男儿忍巾帼,何物老妪亦青史。

君不见,萄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

帐•中坐叱山川走,谁道奢香一妇人?

8•土木驿见证阉党祸——宦官王振

明正统初年,宦官王振利用英宗年幼,专断朝政,扩张势力,一时权倾朝野。
  正

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太师也先率军进攻大同。王振一心欲出兵扬威,于

是胁持英宗,率50万大军往大同迎战。

八月初,明军进至大同时,也先已率军退走。王振本欲进兵,却在听到其他明

军败北的消息后害怕起来,急忙下令班师回京。开始,王振欲经紫荆关回京,想让

皇帝经过他的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以显示威势。
  但大军前进40里后,又突然

觉得大军经过会损坏他的田园,于是改变命令,转而由北路经宣府(今河北宣化)

由居庸关回师。

本已撤军北归的也先,闻明军突然回师,遂率军突破长城,反扑过来。十四日,

明军沿驿路退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沙城东南,是由京师至宣府、大同的重要驿

站)时,因王振等待其运送他沿途收刮来的财物的千余辆辎重车,而未能及时人据

相距仅20里的怀来城。
  黄昏时分,也先军追来,控制了土木堡周围的各要点。明

军掘地二丈无水,而堡南15里处的河流已为瓦剌军控制,军心因此而动摇。也先

指挥军队乘夜发起攻击,明军战不能胜,又饥渴难忍,至天明时已疲惫不堪。

也先见一时难以取胜,便令军队稍退,派使诡称议和。
  英宗于是派两个人前去

谈判。王振误以为和谈将成,竟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当的明军将士闻令,急忙向

南奔跑,阵势大乱。也先乘机挥军从四面攻击,大败明军。混战中,明英宗被俘,英

国公张辅等50名随从大臣均死于乱军之中。护卫将军樊忠激于义愤,击杀王振,

而后冲入敌阵,杀数十人后壮烈殉国。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土木驿因此而广为人知,成为宦官专权误

国、误军的见证。

9。驿卒出身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明军在辽东战场的节节失败,更加重了明王

朝的财政危机。当时的户部尚书毕自严算过一笔帐,结果全国每年亏损折银达

200万两。
  为了拼凑军饷,皇帝朱由检于崇祯二年下达了“裁驿”令,名曰:“苏驿 递,足国用”。

此令一出,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疑议,认为裁驿是十分危险的,许多靠从事 驿传为生的百姓一旦失去职业,必将铤而走险。对此,崇祯帝也是清楚的,但他既 要拼凑辽东战场的经费,又不愿动用自己的“内库”银两,也就只好坚决地拿驿传 开刀了。
  

按照皇帝下达的标准,当时各地驿站“倶裁十分之六”,结果使大批的驿卒失 去了生活来源,被迫投入了农民起义的洪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闯王”李白成。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县人,家贫如洗,乃入本县的银川驿为驿卒。被裁后生活无 着,又逢整个陕北连年大旱,被迫加入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在农民革命战争 中,李自成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起义领袖。就是他在中原决战中消灭了明军的主 力,最后又挥师北上,夺取北京,成为明王朝真正的掘墓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