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文化: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 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安阳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姓氏文化: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朝觐、拜祖的热潮。 农耕文化: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商业文化: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商丘,中原地区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商代的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河南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南阳人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新郑市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北宋汴京(今开封),人口150多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清代巩义康百万家族,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 思想文化:伏羲演八卦,周文王作《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老子、庄子分别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法家韩非、商鞅、申不害,墨家墨子,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吴起,杂家吕不韦,东汉王充在洛阳著作《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巨著。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 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在中原孕育而发明。安阳“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67件不可移动文物之首。“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科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唐代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 中医文化:中原医学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编著的《黄帝内经》至今仍是中医学工作者必读的指导性医学著作。东汉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经典专著,被誉为“中国医方之祖”。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 诗文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之一之多。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诗人白居易。“贾谊、阮瑀、应玚、谢灵运、江淹、韩愈、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诗词明星灿若星河。 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推广至五大洲。中原功夫影视作品数不胜数,《少林寺》、《太极宗师》家喻户晓,电影《少林寺》被先后数次拍摄制作,如1976年邵氏兄弟出品、1982年李连杰主演、2011年刘德华成龙主演,皆取得不错的票房;少林功夫秀,近年来频繁亮相国际重要舞台,如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 民俗文化:百家衣和百家饭是河南的风俗文化之一。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