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自省的名人事例?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7-26 07:33   点击:156  编辑:诸葛冠   手机版

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

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以最廉洁的行为从事最开放的事业。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

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做官法为上。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种,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

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

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领导干部办事三问:讲道理时,先问自己是否明白;提要求时,先问自己是否做到;批评人时,先问自己有何责任。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防意如城,远离腐败筑堤坝;慎终如始,恪守桑榆重晚节。

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

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已律妻律子女。

俭为百幸之根,奢为万祸之源 朱元璋铁腕惩贪官 一查到底数万名同案犯全斩首 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雷厉风行,从不手软,丞相胡惟庸广收贿赂,结果被处以死刑。

户部侍郎郭桓在任期间,勾结地方官吏,大肆贪污政府钱粮,其数额累计高达2400万石精粮,相当于当时全国秋粮征收的实数,并涉及到12名朝廷大臣及数以万计的地方官吏和地主,实属震惊全国的头号大案。

朱元璋闻知后极为愤怒,他下令一查到底,最后将郭桓及数万名同案全部斩首示众。

为了杜绝当时的财务混乱现状,他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将汉字中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在进行的钱粮等财务登记时改写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陌、阡”。

这一举措对于堵塞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成为我国历史上金额大写字的首创。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将“陌、阡”二字改写为“佰、仟”,并在财务往来中一直沿用至今。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不仅严惩不贷,而且执法严明,铁面无私。

安庆公主的丈夫欧阳伦是他的三女婿。

此人无视朝廷禁令,私自贩卖茶叶,并贪污受贿,其家奴周保还指使地方官吏在民间征调几十辆车子,替其主子私运茶叶。

经一小吏告发,朱元璋坚持按国法办事,下令赐死欧阳伦,并杀了周保,表彰了不畏权贵的那位小吏。

在严惩贪官污吏的过程中,朱元璋还注重表彰廉吏。

有一年正遇干旱,百姓正忙着抗旱抢种,当地县令却下令征集民工修城,方克勤连忙请求中书省取消了这项徭役。

在他进京朝见时,朱元璋特地为他赐宴,对其进行表彰奖励。

弘文馆学士罗复仁是当朝有名的大秀才,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时,看到罗复仁的居室破烂不堪,就感叹地说:“好秀才怎么能住这样破烂的房子?”于是,随即下令赏给他一幢新房

唐朝有魏征,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

我们逐个分析问题中的三个例子:首先看唐朝,唐朝强大不仅仅在于强大的军事,更包括开放的文化政策和对不同思想的包容性。唐朝人们骨子里有一股文化的自信,周边邻国,不服就打,越是这样别的国家越是畏惧,越是崇拜;基于此才能吸引无数小国来唐学习,向唐朝贡。唐朝的包容到了什么程度呢?李白能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胡人安禄山能当上三镇节度使;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对于这些来说,魏征碰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似乎一切都变得很合理。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制定一系列政策说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政治架构也是由皇帝、宰执、台谏三者构成,三者权利互相限制,又互相倚赖,政治结构相对稳定;况且宋朝是历朝对文人最宽松的朝代,只要不犯“十大恶”,基本上保个性命不成问题。宋朝出一个敢于进谏的包拯好像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感觉还有点少。海瑞只是的明朝“死谏文化”的一个缩影,明朝由太多像海瑞这样的谏官了。明朝独特的“进谏文化”:只要谏不死,就往死里谏。谏官其实官位很小但是权利很大,他们为了青史留名,有时甚至不分对错进谏,一以此来耍存在感。明朝灭亡也和这些谏官的无理取闹免不了关系。为什么清朝没有那种铮骨谏臣呢?这个问题不是和问元朝没有谏臣一样嘛!一个民族统治另外一个民族,不杀你都不错了,你还指望出有名的谏臣。你见过汉人执政时候出现过什么有名少数民族谏臣吗?清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君主专制达到巅峰,想让你死真的是一句话的事,不像其他朝代有那么多步骤的。

媚眼儿看史,触摸历史真实。欢迎关注,感谢支持。我来回答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就题目而言,这个观点只能说是大众品评历史的感觉,因为大众所接触到的历史要么是影视剧的翻拍,要么是茶余饭后的品评,要么是聊天式的口口相传,就是在耳濡目染中逐成并固化的观点。

试分析一下,让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来源,除了研究历史的人去看《资治通鉴》《史记》外,大部分人都是听别人说,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听到的多就相信的多,就形成了知道的历史人物印象更深,不知道的人物很难再进入视线形成共识。

想一想唐朝的魏征,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那一个不是历史剧的焦点,他们有的不是主角,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配角。通俗的讲就是他们很高的出镜率固化了大众的认识,奠定了他们的地位,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清朝的演绎重点是放在了宫庭剧的勾心斗角上了,就是反映纳谏的臣子,也多是迎合主子显然忠良的无稽之谈,很多热度高的清朝历史剧也是“纯属虚构”。

那么正式回答一下问题,清朝是真没有铁骨谏臣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清查还是有铁骨谏臣的。 《清史稿·季开生传》史家称“清朝第一谏臣”的季开生。 季开生,今靖江市季市镇人,家世显赫,少年成名,文才卓越,有“江南才子”之称。顺治六年中得进士,在朝期间,以直言著称,同时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

公元1655年秋天,顺治皇帝命内监前往扬州点选美女,以充后宫。一时间大江南北人心惶惶,争相嫁女。作为言官的季开生深知其中利弊,于是便将此事形成书面材料,上奏给了顺治皇帝。 这一年季开生只有29岁,但他早已熟悉官场的规则。 一年前,甘肃天水地震频发,季开生上疏说道:“地道不静,民不安也。民之不安,官失职也。官之失职,约有十端:一曰格诏旨,二曰轻民命,三曰纵属官,四曰庇胥吏,五曰重耗克,六曰纳餽遗,七曰广株连,八曰阁词讼,九曰失弹压,十曰玩纠劾。” 这十条弊端,虽说言辞激烈,但因联系到天灾,言语又切中时弊,道出了巩固大清江山统治的关键,与顺治帝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深受赏识,立即被予以采纳。而季开生也因此博得了“直臣”的声名。

这次在写给顺治帝的谏言里,季开生没有像以往那么直接,措辞老练而谨慎。他先是马屁一顿拍,赞美了顺治帝“复讲官,亲谏臣”的举动,说他可以媲美三皇五帝了,而后才开始委婉地说出自己对此事的见解。他认为清初的扬州,才刚历经“十日屠城”的劫难,元气久未恢复;同时又是江海交通要冲,饱受反清匪寇的袭扰,可谓兵连祸结,百姓无所安居,又怎能这番选美呢? 可尽管季开生如此挖空心思周旋,依旧还是触到了顺治帝的逆鳞。他在对季开生的批复中辩称,决无“买女子之事”,随后以“妄捏渎奏,肆诬沽直,甚属可恶”,将其杖刑一百,流戍尚阳堡。

季开生被革职流放的消息一传开,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半朝的官员都认为,他就是大清帝国的良心,数十人冒死写诗为他送别,他“虽远徙穷边,声望益著”、“直声震天下”。 然而,仅仅四年之后,季开生就不幸死在了尚阳堡,年仅33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