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茶文化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代了。作为中国人,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从小我们就耳熟能详了。而茶在《茶经》中记载写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以说明茶在神农氏时期就已经有了。
而这其中还有很多传说。有传说是神农在野外煮水做饭的时候,挂起了一阵风,锅里落进了几片树叶,之后神农发现水变得微黄,喝下去很提神,还很解渴,以神农的经验断定这是一种药。所以至今如福鼎白茶都有入药之用。
还有记载是在三国以前时期。因为巴蜀地区自古就被称为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三国时期的华佗就在《食经》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也记录了茶的药用价值。
之后三国后期出现了,茶饼的制作和饮用的记载。随后就到了南北朝时期,那时候已经开始被写入诗词歌赋之中。唐朝是更是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峰。其中《茶经》就对茶文化做了深度的探究。
到了宋朝时期,茶仪还被规定成礼制。皇帝、大臣、平民用茶都被分为等级。结婚都要敬茶献茶。民间甚至还有了斗茶的现象出现。
明清时期茶文化大力发展,得到普及。此时的蒸、炒、烘等各类茶相继出现。茶的饮用方法也多了起来。
到了现代国家更是大力发展茶文化,尤其是近几年各种弘扬茶文化的社团比比皆是。
古时候、各朝各代的茶文化,会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有所差异。根据冲泡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唐宋的碾煎法和明代以后的瀹饮法。
唐宋·碾煎法
唐宋对茶煎煮的大致步骤是:烤茶→碾碎罗末→烧水至二沸加盐调成咸味→舀出一瓢水,用竹夹搅动并投入碾好筛过的茶煮茶→至三沸时,倒回刚舀出的水止沸育成汤花→分茶至茶碗饮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时期对水质的要求及煮水的过程极为重视。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虽然没有提到当茶末倒入汤心后是否继续击拂搅动,但可以断定其会继续击拂搅动,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茶末彻底有效、快速地溶解于汤中,片刻至三沸而获得茶汤精华。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点中,虽然没有像陆羽那样详细记录煮茶的过程,但他们的煮茶方法是同属一脉的碾煎法。而宋徽宗在全文的二十篇中以最大篇幅记录击拂点茶的过程,可见其对击拂点茶的重视程度。在记述注汤击拂的七个层次,细致地分析每个步骤,给予茶人从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感官体验,同时也得到细腻而极致的艺术审美。
或许是源于这样的感官体验与艺术审美,这一点茶方法被浙江余杭的径山寺保留至今,不同的是北宋背如剑脊的筅则演变成了今天的花朵状。点茶随后又被日本人从径山寺引入日本,成为日本的茶道。然而,日本引入点茶后不但没有简化程序,反而是挖掘发挥使整个泡茶过程长达四个小时。
明·瀹饮法
明代的瀹饮法,已不再像唐宋的碾煎法那样繁琐。明代不再捣烂和加工茶饼,而是做青,主要是炒青之后直接保存备用。饮用时将茶叶投入壶中或茶碗中,用开水冲泡。瀹饮法简便异常,自然地替代了唐宋的碾煎之法。
朱权在《茶谱》点茶的记述可以看出,明代初期依旧保留了宋代击拂搅动茶汤的做法,其文字记载进一步明确了,北宋中后期茶人在盏中(茶碗)击拂,而非唐时的釜中击拂的史实。这种盏中击拂的方式也被径山寺得以保留。文中首次提到的燲盏也就是今时的温杯,不但涉及投茶量与汤量的合理匹配,还涉及了当时茶人用花蕾入茶的饮茶习惯。
许次纾在《茶疏》烹点中记述的壶泡法颇具独特,先汤后茶,又不完全相同于所谓的上投法。他没有延用唐宋的击拂茶汤,而是先将茶汤倾倒至以瓷盂之内,随即又将茶汤再倒回壶中。这样用茶汤的倒腾自然对撞的冲泡方式,其目的是“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这种对撞方法可谓是马来西亚的“拉茶”鼻祖,同样也在港式奶茶中得以引用。除此之外许次纾还首次运用三呼吸来为烹汤计时,相当于今天的10秒闷汤。这样的壶泡法在当时可谓是大胆创新了。
结束语
茶文化的演变是由复杂向简便,厚重向小巧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