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之推)。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离开晋国,流亡十九年。一次重耳饿昏,介子推割股(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给他吃,得以保住性命。重耳很感动。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回忆起旧事,想封赏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经和母亲到山西的绵山隐居。
晋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寻不到,其臣善自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母子抱着槐树被烧死。重耳难过至极,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纪念介之推。
卢象有《寒食》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直到今天,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实际节日这三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但晚饭仍然有不生火做饭的习俗,一般晚饭会喝开水,而不是平时喝的各种面汤。
但后人多所考证,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介子推割股的史实也存在争议。现今学界认为应是季春时要换新火。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在当时是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扫墓、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扩展资料: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参考来源:维基百科-寒食节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寒食节